期刊名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创办日期: 1976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刊期:双月刊
电话:010-84634241
Email:hjykcxfz@126.com
CN 11-5337/X
ISSN 1673-288X

访问量:139661

特稿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会议综述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刘越;刘黎明;孙飞翔;梁经咸;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于2019年5月19日在京联合举办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本文通过对会议基本情况、领导重要发言、参会代表主要观点以及会议总体成效进行梳理与综述,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研究方向和研究体系的借鉴。

    2019年06期 v.44;No.698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700 ]

专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阐释

  • 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整体性、逻辑结构性、发展演进性、哲学突破性与实践贯通性

    吴舜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为"八个坚持",其内涵的博大精深需要从系统整体性、逻辑结构性、发展演进性、哲学突破性与实践贯通性五个方面来进一步加深认识,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整体性角度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定位和贡献,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演进过程上总体把握思想精髓,从八个坚持的关联性协同性角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构逻辑,从哲学突破性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超越,从制度改革建设成效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性,从而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2019年06期 v.44;No.69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223 ]
  • 着力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黄承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刻认识、学习和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不仅是全面系统学习与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的深切呼唤和实践的强烈呼声,它要求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处置措施方法简单,不断形成促进生态文明蓬勃兴起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9年06期 v.44;No.69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866 ]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颜晓峰;

    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共生。我们可以从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与基本途径、重要意义出发,深入探究生态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

    2019年06期 v.44;No.69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1788 ]
  • 环境人文社科视野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郇庆治;

    在2018年5月18日—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系统形成了一个标志性的主要理论成果: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以及党的十九大以来,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分门别类具体性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理论研究、宣传进展最大的领域,其核心要义就是"八观"或"八个坚持"。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深入的解释,生态环境部门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2019年06期 v.44;No.69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664 ]
  • 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和内在实质

    俞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严整的逻辑体系,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是其形成的起点,从宏大的人类历史叙事以及党、国家、民族与人民的前途命运视角深刻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性问题,体现了其世界观;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是其落脚重点,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层面为我们描绘擘画了最终要建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美丽图景,体现了其价值观;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是衔接起点和终点的支撑桥梁,从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和方法,体现了其方法论。

    2019年06期 v.44;No.69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24 ]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属性论析

    刘越;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思想指引。本文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发展属性的二层内涵来认识与理解其时代生命力。以生态兴则文明兴为例,第一层内涵体现于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工作经历及其关于生态文明论述视角、内涵、阶段等的逐步深化过程,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含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体系与治理目标的逻辑体系。第二层内涵体现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生态文明论述、制度与政策、实践与问题间的交互碰撞,未来将继续维持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2019年06期 v.44;No.698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41 ]

专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贡献突破

  • 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科学和新哲学

    卢风;

    哲学和科学都是具有时代性的。牛顿物理学和现代性哲学是互相支持的。以牛顿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包括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就是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而受到牛顿物理学支持的现代性哲学就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哲学。二者都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能随心所欲地征服自然,都支持"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支持工业文明的"黑色发展"。20世纪60、70年代凸显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工业文明的"黑色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同一时期兴起的非线性科学则指出了牛顿物理学和现代性哲学的局限性:牛顿物理学把自然界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或混沌看作例外或反常,实际上复杂系统或混沌是普遍存在的。蕴含生态学的非线性科学就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科学,它支持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哲学——生态哲学。新科学和新哲学将指引人类谋求真正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2019年06期 v.44;No.69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64 ]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

    赵建军;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架构解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三大时代价值: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发展的理论价值;二是解决中国当代资源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的实践价值;三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价值理念的世界价值。

    2019年06期 v.44;No.69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1438 ]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贡献的多维度研究

    季正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丰富且意境高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可以从以下六个维度进行把握:一是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想高度;二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洞察的思想深度;三是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观点的思想新度;四是全球视野和全球治理的思想广度;五是具有深切人民情怀的思想温度;六是具有鲜明问题导向的思想效度。

    2019年06期 v.44;No.69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39 ]
  • 略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

    张海滨;

    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球视野下的意义和价值。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从思想上和理论上站在了世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前列。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塑造全新的国际环境秩序。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环境治理赤字,避免"金德尔伯格陷阱"发挥关键作用。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使中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中流砥柱。五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了中国"贡献论"的内涵。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意义重大。

    2019年06期 v.44;No.69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927 ]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历史逻辑背景

    秦宣;

    为了避免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厚今薄古的现象,进一步总结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历史成绩和经验,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守正创新",可以从五个历史阶段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根源,从而更好地总结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2019年06期 v.44;No.69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048 ]
  • “两山”理论内涵的经济学思考

    王勇;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文章对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两山"理论在总目标、总原则和总路径上的深刻内涵。从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经济内涵,剖析了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和转化机制。基于"两山"理论的经济模式强调的是对生态流量资源的挖掘、生态环境要素的非消耗性利用、生态环境公共产品属性的回归以及生态环境非货币化价值的显性化。

    2019年06期 v.44;No.698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60 ] |[下载次数:1757 ]

专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政策实践

  • 奋力书写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答卷

    雷金松;

    2006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七次在丽水调研时,鲜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十多年来,丽水始终遵循总书记"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围绕"两山"理念实践创新,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三大载体",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实践。本文以丽水为例,介绍了丽水践行"两山"理念的创新实践和生动案例。

    2019年06期 v.44;No.69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94 ]
  • 为了一库清水永续北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十堰实践

    冯安龙;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导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从生态立市战略的提出与发展、生态环保机制体制创新、环境污染治理、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社会行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总结了十堰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做法,对全国同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9年06期 v.44;No.69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6 ]
  • 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旌德县坚持以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工作主脉和总抓手,守护绿水青山,聚集人才人气,打造健康产业,铸就金山银山,勇当"两山"理论的忠诚实践者和创新排头兵,逐步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广大中西部地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

    2019年06期 v.44;No.698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91 ]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

    宋波;

    浙江省湖州市牢固树立和率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以"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培育生态文化、构建制度体系"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两山"实践模式,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

    2019年06期 v.44;No.69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0 ]
  •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结构

    陈俊;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目标追求、指导思想、工作导向、实施路径、制度保障等方面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一套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理论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2019年06期 v.44;No.69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97 ]

生态环境战略与规划

  • 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杨艳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上升到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价值观层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向导。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2019年06期 v.44;No.698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1 ]
  •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邱芬;张孟奇;何娇;尚屹;韩季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自然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为满足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需求而逐渐形成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观念的形成,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再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确立的历史过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9年06期 v.44;No.698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89 ]
  • 我国城市尺度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管理体系研究

    姜欢欢;黄新皓;刘金淼;李媛媛;

    近年来,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问题逐渐凸显,但是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划定低排放控制区可作为控制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梳理欧盟典型城市实施低排放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在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提出了我国城市尺度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的管理体系建议。

    2019年06期 v.44;No.698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85 ]
  • 美国环境激素污染防治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媛媛;刘金淼;黄新皓;姜欢欢;

    近年来,环境激素类物质在工业生产、农业、医疗和畜禽养殖业中大量使用,并通过废水、排泄物等方式进入到水体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美国在环境激素污染控制和防治对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环境激素污染控制特点:一是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明确了对环境激素的监管规定;二是建立了环境激素监管机构;三是开展内分泌干扰物筛查项目,为环境激素的监管提供科学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着环境激素污染现状不清、排放标准缺乏、科学研究不足等问题。结合中国的现状,建议:完善环境激素监管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我国针对环境激素的标准;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源头治理,建立监管体系。

    2019年06期 v.44;No.69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78 ]
  • 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业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以净化槽为例

    贾小梅;赵芳;董旭辉;

    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的三个突出问题成为阻碍农村生活污水"治得好"的硬骨头。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多"而"杂",参与治理的企业"散"而"乱",行业发展不成体系,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低、设施运营效果差。二是2018年之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由各部门分头推进,项目信息和资金情况没有实现共享和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晒太阳"问题突出,造成资金和设备浪费,未取得应有的成效。三是基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供给严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比于日本,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场体量巨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即将从攻坚战转为持久战,应未雨绸缪,适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业引导,促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9年06期 v.44;No.698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1077 ]
  • 浅析基于服务型的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建设

    何蓓琦;陈煜欣;刘挺;徐丽莉;谭舟洋;徐昊;

    推进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能提升政府形象,同时能为公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文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定义和功能,分析了建设服务型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建设服务型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的建议,以期能帮助生态环境部更好地实现为公民和企业提供公众服务的目标,加速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019年06期 v.44;No.698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8 ]
  • 成都市“数智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实践

    周佳;彭理谦;陆楠;孙洁;

    成都市"数智环境"治理体系是针对特定生态环境治理目标,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数据、技术、系统、设施、人员、机构等资源而形成的系统性治理体系,旨在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数智环境"治理体系以大气环境治理工作为切入点,构建了"数智环境——大气系统",开展了以全景指挥实现辅助决策、以大数据平台支撑实现业务协同、以统一指挥调度实现精准管控的建设实践,切实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提升生态环境科学监管和精准施策水平。

    2019年06期 v.44;No.698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0 ]
  •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报废量预测与对策建议——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测算

    张淑英;李天钰;

    尽管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节油、低排放的优点,但其动力电池中包含的重金属和电解液等材料对环境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估算动力电池报废量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可持续管理的基础。在对新能源汽车分类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电池生命周期、消费者行为、技术进步、梯次利用等因素,使用蒙特卡洛模拟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报废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和动力电池逐步达到使用寿命,动力电池报废量将快速增加,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报废量会达到150万组、131万吨。技术进步导致电池寿命延长,以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将会减缓报废动力电池的产生速度。

    2019年06期 v.44;No.698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引用频次:45 ] |[下载次数:1373 ]
  • 合肥市典型区域夏季苯系物的浓度变化研究

    包翔;潘成荣;张红;易明建;汪水兵;

    通过对长江西路苯系物浓度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合肥市交通干道苯系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西路苯系物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甲基乙苯和三甲苯的月均浓度分别是3. 31μg/m~3、9. 93μg/m~3、11. 56μg/m~3和5. 75μg/m~3。工作日苯系物浓度比周末要高,但苯系物的浓度整体较低,其污染情况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处于相对良好的水平。CO与苯系物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苯系物间各物质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苯系物都主要来自交通源。B/T的值为0. 33,说明除了受交通源的影响外还有可能受乙醇汽油、涂料的使用和溶剂的挥发等的影响。

    2019年06期 v.44;No.69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9 ]
  • 基于固定监测阵列的输入型大气污染事件感知技术

    刘心宇;黄俊;于滢芳;张丽丽;张昕宇;

    网格化大气质量监测系统采用基于传感器法的微型设备作为监测节点,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时空分辨能力。本文主要针对输入型大气污染的运动来向判别问题,在固定部署的网格化监测阵列基础上,通过对多节点间响应时间差的提取和排序,设计了输入型大气污染事件的感知方法,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试验系统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9年06期 v.44;No.698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6 ]

生态环境政策

  • 国外绿色债券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高清霞;蒋林益;

    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要的世界背景下,绿色经济正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工具,更为绿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国外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而言较为成熟,本文梳理了国外绿色债券的发展状况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2019年06期 v.44;No.698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90 ] |[下载次数:2144 ]
  • 面向“一带一路”倡议的环保产业“走出去”SWOT分析

    谢园园;吕宁磬;刘传伟;贾悦丽;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阶段,我国环保产业也将有望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文章借鉴SWOT分析法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的优势与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构建服务平台和提高技术创新的四方面措施推动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

    2019年06期 v.44;No.698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00 ]
  • 产品环境足迹:新的潜在绿色贸易壁垒

    徐艳;刘娟;顾江源;张小丹;

    2018年2月15日,首批10多种产品环境足迹评价细则(PEFCR)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欧盟委员会建议各成员国、企业、行业、认证机构、金融机构等市场相关方在评价绿色产品时统一采用产品环境足迹(PEF)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市场。这将可能对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产品及其供应链,包括中国所有出口欧盟的产品及相关企业产生深刻影响,很可能形成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本文对欧盟PEF现状开展了研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初步判断,对我国开展PEF工作做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9年06期 v.44;No.698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808 ]
  •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等环境管理制度衔接研究——基于海南省的实践

    薛育易;钱益斌;钟华勇;

    现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难以适应我国污染物排放日益复杂多样的需要。新的一轮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将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研究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是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待学界探索和实践。有效整合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融入排污许可制度,将会极大提升环境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对于全国的环境管理改革工作也有借鉴作用。基于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结合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的相关关系,本文研究提出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融合总量控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2019年06期 v.44;No.698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548 ]
  • 浙江省排污权交易政策实践分析

    冯晓飞;何月峰;沈海萍;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地区之一。通过讨论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的关键环节和要素,包括排污权确权、交易成本、排污权监管、关联制度设计等,分析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实践现状,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2019年06期 v.44;No.698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485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

    朱家亮;汪光;黄敏华;周伟坚;韦思业;毕志刚;荣楠;陈中颖;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含7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评估对象自查自评、评估组现场核查和资料评价作为评估方法,对佛山市300个村居开展了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提升第三方评估,是该领域的首次实践。评估结果列出了每个村居的任务完成情况和综合成效得分,在肯定整治成效和指出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六方面的整治建议,促进了基层村居积极推进整治工作。评估指标和方法可用于指导开展类似较大范围的基层政府环境绩效评估。

    2019年06期 v.44;No.698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97 ]
  • 第三方评估是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以济南市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为例

    李文蕾;邢友华;王保庆;

    当前全国各地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总结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湖长制情况总结评估工作。在评估过程中一些地方充分运用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工作模式,并成为进一步全面推动河湖长制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济南市运用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为例,探讨了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的工作思路和途径,以期为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实际工作上升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评估工作制度提供参考,为指导地方运用第三方参与开展河湖巡查管理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2019年06期 v.44;No.698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36 ]
  • 用户视角下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网站绩效评估

    王琼;黄嫣旻;易敏;姚申君;吴健平;陈洁;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绩效评估有助于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管理。该文在用户视角下选取绩效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绩效评估模型,将其应用于2个政府网站和2个非政府组织网站中,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网站的绩效评估。4个网站的共享绩效评估得分均偏低,说明两类网站在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方面均存在不足,需要根据各自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高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水平。同时,两类网站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水平。

    2019年06期 v.44;No.698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56 ]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茹小斌;孙玮健;牛劲达;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其中,土地生态安全关系到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反映着土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态。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以经典EES模型为框架构建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经典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对海淀区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分析。

    2019年06期 v.44;No.698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702 ]
  • 基于企业管理角度的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江楠;孙晓宇;杨雾晨;唐晓迪;

    从环境管理、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四方面构建了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将环境风险等级分为三级,并将其应用于某集团环境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各企业主要环境风险、判定环境风险等级、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建议,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019年06期 v.44;No.698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80 ]
  • 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土壤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

    李云祯;于茵;许宇慧;刘姝媛;林清;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是指通过在土壤污染治理全生命周期中,综合配套采用一系列减缓或控制土壤污染风险的技术方法,以降低修复成本,达到土壤污染治理与再利用的目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原则和实施土壤环境管理的主线思维确立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提出在崇州、绵竹、古蔺、江安、船山、犍为、安州、蓬安8个县(市、区)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到2020年示范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本文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近三年来四川省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8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和措施,以期为四川省和全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9年06期 v.44;No.698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52 ]
  • 基于InVEST模型的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评价

    朱燕;李怡然;李雪梅;

    以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与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空间的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价模块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统计方法对生境退化度、生境质量和生境稀缺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十年间保护区生境退化度增大;生境质量虽有所下降,但总体质量仍处于较高水平;生境稀缺性分值大部分较低,说明区内生境的稳定性整体上较好,土地利用变化趋于缓和。

    2019年06期 v.44;No.698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