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创办日期: 1976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刊期:双月刊
电话:010-84634241
Email:hjykcxfz@126.com
CN 11-5337/X
ISSN 1673-288X

访问量:133514

专题: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环境健康风险管理

  • 我国生态环境部门环境与健康管理现状及展望初探

    黄炳昭;韦正峥;蒋玉丹;郭云;王建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关乎民族长远未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累积危害已经进入显现期,改善环境已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迫切任务。近年来,国家相关法律和战略方针的出台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也对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落实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分析了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必要性,梳理总结了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了新时代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具体路径和建议。

    2019年05期 v.44;No.69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748 ]
  • 国外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实践与启示

    蒋玉丹;王建生;黄炳昭;韦正峥;裴晓菲;

    保障公众健康是环境保护的最根本宗旨,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手段在控制环境健康风险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发达国家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方面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实践,结合我国环境管理实际,建议从以下方面推动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一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加强环境与健康能力建设,开展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研究发布本土化的基准/标准;三是识别日常环境监管中各个涉及公众健康的关键薄弱环节,探索将健康风险融入环境监管的渠道和路径;四是紧密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工作;五是建立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六是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应用于风险管理。

    2019年05期 v.44;No.697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697 ]
  • 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初探

    张衍燊;徐伟攀;只艳;於方;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是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科学指南,是实施风险管理的技术基础,决定着风险评估和管理决策的质量。目前,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应根据环境管理需求和评估关键环节,按照"总纲、基础方法类技术规范和应用领域类技术规范"的总体架构,建立完善的技术规范体系。

    2019年05期 v.44;No.697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433 ]
  • 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问题与挑战

    刘苗苗;刘磊博;毕军;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区域流域居民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推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需逐步开展降低环境健康风险的研究与管理实践。本文首先从立法依据、制度建设和技术支撑三个维度国内外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识别了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019年05期 v.44;No.697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847 ]
  • 环境与健康法制建设的问题挑战与应对

    苏芸芳;

    环境是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基础,环境问题可能通过环境要素的迁移转化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损害,为此环境与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环境与健康法制建设包含法制理念、基本原则、法律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我国现有的与环境、健康相关的法律规范对环境与健康的概念未有界定、环境与健康保护的基本理念尚不明确、基本原则不具体、法律制度内容不够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明确环境与健康的法定概念,确立环境与健康整体保护的基本理念,明确环境与健康风险预防的基本原则,完善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理顺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和协调工作机制是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

    2019年05期 v.44;No.697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88 ]

专题:污染防治攻坚战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

  •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形势和问题及建议

    张慧;高吉喜;乔亚军;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及生物资源宝库、中华民族的重要水源地,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造成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局部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跨区域多要素生态环境问题交织,已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本文系统剖析了长江经济带存在的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下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饮用水安全隐患明显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流域综合管理、空间开发秩序、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制度、环保科技支撑等方面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若干建议,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2019年05期 v.44;No.69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引用频次:42 ] |[下载次数:1462 ]
  • 长江中下游湖泊生态空间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张运林;张毅博;秦伯强;朱广伟;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湖泊生态空间进行回顾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生态空间演变过程和潜在的影响因素。近40年来,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萎缩严重,生态空间容量锐减,湖泊富营养化久治不愈、蓝藻水华频繁暴发、水生植被严重退化,生态空间质量急剧下降。归纳起来,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历史上长期的围湖造田和围网养殖损害湖泊生态空间容量和质量;(2)长江干支流水库群建设和运行对中下游通江湖泊生态空间产生负面影响;(3)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加剧湖泊生态空间质量退化。建议未来加强长江中下游湖群江湖关系演变的研究,科学确定湖泊生态空间容量的恢复目标及区域;统筹流域发展,布局重点生态工程,扩增湖泊生态空间;加强长江干支流水库群优化调度,保障中下游湖泊生态需水量。

    2019年05期 v.44;No.697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921 ]
  •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设计与进展

    杨荣金;王丽婧;刘伟玲;刘录三;罗上华;张乐;张钰莹;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国家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本文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原则,进行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总体设计,明确了识别生态环境风险及成因、支撑流域区域水质目标管理、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综合解决方案、推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先进适用技术、创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协调机制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六项重点任务,并提出了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的"1+X"模式和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高度融合的联合研究组织方式。目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启动会已经召开,联合研究一期项目(涉及水质目标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和智慧决策平台)已经启动,联合研究的58个驻点工作组已经完成与地方的需求对接和方案编制,以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和"三磷"综合整治技术为代表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形成初步成果,长江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智汇长江"正在加快搭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正在从设计迈向现实。

    2019年05期 v.44;No.697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648 ]
  • 长江经济带沿江化工企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胡锐;李娜;廖琪;易川;杨正国;

    文章阐述了长江经济带沿江化工企业的基本情况与风险,分析了化工企业搬迁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破解"化工围江"困局的有效对策建议。研究认为,虽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化工企业沿江集聚带来的流域事故风险、生态安全风险、人群健康风险、社会稳定风险日益凸显。而工程量大、资金不足、二次污染、职工安置、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等问题错综复杂,制约着化工企业的搬迁改造,建议应从化工行业整治、生态环境修复、产业结构转型、防范化解风险、建设安全长江、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2019年05期 v.44;No.697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36 ]
  •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咸宁市驻点跟踪研究分析

    张铃松;丁文慧;孟凡生;张廷洲;王用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决定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建了沿江58个城市驻点工作组。驻点工作组研究工作是否支撑驻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决定了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的成效。本文以咸宁市为例,分析了驻点研究工作的原则、重点和机制,以期为驻点研究提供参考。

    2019年05期 v.44;No.69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4 ]

专题: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精准脱贫攻坚战

  • “两山”理论与绿色减贫——基于革命老区新县的研究

    郑新业;张阳阳;

    贫困地区必须走绿色减贫之路。本文以河南新县绿色减贫的实践为例,探讨贫困地区如何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因村精准施策、因户精准施策,打出一套精准扶贫的政策组合拳,通过逐步提升村集体和农户的绿色发展能力,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减贫之路。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减贫的双赢,必须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打通农户绿色发展能力的实现途径,接通绿色生产与绿色销售的连接公式。

    2019年05期 v.44;No.69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91 ]
  • 我国生态公益岗位政策与实践:进展、问题及建议

    王勇;俞海;张媌姮;

    设立生态公益岗位是生态扶贫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实践创新。中央有关文件明确了生态公益岗位的设立原则和方向,一些省份也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探索。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生态公益岗位设置呈现规模持续扩大、类型日益丰富、高于脱贫标准、职责逐渐整合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岗位定位不清晰、环境污染治理领域设置少、资金保障不稳定、管理机制滞后、系统长期制度设计欠缺等问题。本文从生态公益岗位的定位、规模、类型、对象、资金来源、管理、组织模式、制度设计八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9年05期 v.44;No.697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25 ]
  • 打造生态环保扶贫示范村的几点思考

    张媌姮;孙炳彦;

    本文针对生态环境部在定点扶贫县(河北省围场县和隆化县)打造生态环保扶贫示范村的实践,提出进一步搞好示范村的对策建议。

    2019年05期 v.44;No.69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3 ]
  • 走绿色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路

    孙炳彦;张媌姮;

    本文从理论上简要论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绿色振兴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脱贫攻坚和农村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研究认为协同两大攻坚战、实现绿色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四方面的将绿色发展贯穿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中的对策措施。

    2019年05期 v.44;No.69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79 ]
  • 乡村振兴进程中东北贫困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现状及建议

    刘微粒;王海理;张超;王茂杰;

    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在辽宁省某贫困乡镇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期间,持续关注该地区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问题。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对该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实际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整治建议。

    2019年05期 v.44;No.69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62 ]
  • PPP模式下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和问题及对策建议

    杜焱强;

    农村环境污染是我国城乡全面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PPP项目快速扩张及美丽乡村建设硬任务下,探究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的具体做法及成效具有现实意义。结果发现,农村环境治理PPP实践可分为独立环节、专项治理和全域治理三种典型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资金、技术和主体等关键短板。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实践效果不太理想且面临诸多难点,例如融资功能依旧占主导、项目规模偏大且盈利性弱、竞争性市场未形成等。因此,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需从实际出发并审慎推进、项目规模坚持适度原则、强化政府契约精神和有效监管,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并增强获得感。

    2019年05期 v.44;No.69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686 ]
  •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朱沁夫;

    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业4. 0是实现现阶段任务的主要措施,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在现阶段应体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实现乡村新型企业组织制度的包容性创新,是乡村振兴和促进公平的制度保证;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改善投资结构、加大自然资本投资、建立绿色生产方式,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实现脱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鼓励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的行为,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促进乡村教育体系的建立,复兴中华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公平、社会公平、生态公平,是乡村振兴的集中体现。

    2019年05期 v.44;No.69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610 ]

生态环境战略与规划

  • “三线一单”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浅析

    耿海清;

    过去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不同部门编制的规划缺乏协调,已经不能适应国土空间管制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开发与保护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的重点是在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基础上探索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同时建立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简称"三线一单")作为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大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根据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认为"三线一单"近期应成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补充和延伸,中期应成为"多规合一"的重要平台,远期应成为国土开发与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05期 v.44;No.697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646 ]
  • 基于“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的环境管控机制研究

    许杰玉;汪自书;毛磊;谢丹;胡迪;

    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空间规划和环境管控的任务和要求变化,探讨空间规划中环境管控的最新要求,分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简称"三线一单")与"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简称"三区三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线一单"的管控要求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约束机制和相关技术要求,提出空间规划中环境管控的落地措施。

    2019年05期 v.44;No.69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28 ]
  • 北京城市生态空间承载力评价研究

    茹小斌;付野;牛劲达;

    利用能值足迹分析方法,对近8年北京城市生态空间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生态空间能值承载力变化稳定,起伏较小;(2)北京城市生态空间能值足迹变化波动大,这主要与废弃物和工业产品的生产有关;(3)从多年平均值来看,北京城市生态空间处于赤字状态。本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城市生态空间的复杂特性进行简单探讨,从生态学的能量流动角度出发,衡量城市生态空间的承载状况,评价结果合理。

    2019年05期 v.44;No.697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00 ]
  • 大同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体系研究

    邢剑波;张智渊;

    本研究选取山西省大同市全市域为研究范围,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水环境质量管理目标为基础,引入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重要生态资产保护、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支撑等主要生态功能类型,构建生态类指标,将大同市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区、20个水环境控制单元,提出大同市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方案,明确水生态环境分类分级保护目标,形成大同市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架构,期望为区域优化和完善水环境分区管理体系提供技术依据。

    2019年05期 v.44;No.697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80 ]
  • 基于物质足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周华富;

    科学地测度物质足迹,研究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环境压力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本文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理论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4种物质资源,测算了浙江省、杭州市和上海市的物质足迹,衡量了物质资源产出效率,并研究提出三个省、市的经济增长与物质资源消费相对解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物质资源消费、降低环境压力的路径。

    2019年05期 v.44;No.697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0 ]
  • 基于CALPUFF模型的典型工业园区大气环境容量差异性分析

    张焱;裴青;

    为了解不同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具体差异性,给工业园区的发展规模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在河北省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平原地区和西部山区各选取了一个典型工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相应功能区要求为约束条件,采用calpuff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差异性显著,随着大气排放源的升高,大气环境容量最高增大近两倍。常规污染物中NO2为环境容量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2019年05期 v.44;No.69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98 ]

生态环境体制与监管

  • 中国开展甲烷排放控制关键问题与建议

    张建宇;秦虎;汪维;

    控制甲烷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改进空气质量、促进能源清洁化都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及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的研究报告都揭示了甲烷减排对减缓气候变暖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试图推动国际社会的甲烷减排行动。本文从甲烷对气候影响的科学基础出发,对全球甲烷减排行动及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识别中国甲烷减排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未来中国甲烷减排行动从政策监管、数据基础、技术创新、引入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2019年05期 v.44;No.697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679 ]
  • 基于低碳转型的环境管理职能变革研究

    蒋长流;江成涛;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转型面临超环境承载力的高污染排放的回滞效应,摆脱这种传统碳基技术下所形成的高碳化路径依赖十分迫切。因此,低碳发展转型不仅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导引与扶持,更对环境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如何将低碳转型理念嵌入到管理体制和职能变革中是当前面临的新问题。在以"瞄准需求、紧盯市场、服务产业"为导向的环境创新管理思路引领下,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应围绕低碳转型实现全过程变革,遵循治理思路,系统考虑规制行为、共享平台、体制机制、服务保障等方面。

    2019年05期 v.44;No.697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1 ]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分析

    王兴利;吴晓晨;王晨野;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目前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环境法、环境经济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适用范围、赔偿权利人、磋商程序、资金管理、诉讼关系、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环境修复后评估等方面所面临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初步解决思路,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2019年05期 v.44;No.69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630 ]

生态环境政策

  • 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田娟;

    广州市于2019年初废止了实施将近18年的《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文章以此为背景,综合评估其对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做出的贡献,分析目前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西安、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的经验,提出后续应分别从源头控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细化各类噪声污染防治要求、强化法律责任、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推进广州市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并建议从立法层面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和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2019年05期 v.44;No.697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583 ]
  • 一般工业污泥环境管理现状及建议探讨

    陆祎品;郭赟;黄晓峰;

    根据污泥的属性可将其分为危险废物污泥和一般工业污泥。对于危险废物污泥,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较多、管理要求严格,且收集、处置单位都须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相关单位和部门都更重视,而一般工业污泥的管理却往往被忽视。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一般工业污泥环境管理工作,有效防止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亟须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研究了一般工业污泥的产生及处置利用现状,比较了目前的处置利用方式,并在重点分析一般工业污泥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为一般工业污泥处置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指出,污泥的末端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使污泥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目前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填埋、制建材、堆肥等。针对当前我国一般工业污泥环境管理存在污泥底数不明、缺乏处置单位名单、运输转移不规范、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开发网上申报系统、规范转运过程、倡导污泥减量化、加强能力建设、增加集中收集点、建立定期咨询制度。

    2019年05期 v.44;No.697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37 ]
  • 桐庐县大花园典型建设成效与路径研究

    汪东;洪丽云;俞东芳;

    大花园是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和底色,桐庐县大花园典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入选首批浙江省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单位,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建成高水平的全域景区化大花园。

    2019年05期 v.44;No.697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4 ]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和问题及管理对策建议

    张健;李佳芮;杨璐;李潇;

    2009年联合国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确认了红树林、盐沼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滨海湿地受围垦、港口开发、陆源污染等人为活动干扰,面临湿地面积骤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亟须实施一系列对策措施来保护我国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滨海湿地面积为524. 5万公顷,相比1975年减少了约28. 7%。本文对我国滨海湿地类型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湿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管理与保护我国滨海湿地的对策建议。如下:(1)落实制度方案,制定《滨海湿地管理办法》;(2)完善滨海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分批发布《重要滨海湿地名录》;(3)建立滨海湿地修复制度,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4)健全滨海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建立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站。

    2019年05期 v.44;No.697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40 ] |[下载次数:1632 ]
  • 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对汾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压力状况研究

    王竞;李敏;穆卉;

    为了研究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文中采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分析了2000-2015年间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导致研究区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②气象因素综合对NPP的发展起到了正向的影响,NPP的变化对降水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而对温度则呈现出负相关性;③人类活动综合对NPP的发展起到了正向的影响,与气象因素相比,人类活动对NPP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促进了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展,人类活动对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9年05期 v.44;No.697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59 ]
  • 镉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与运用

    王丽;和淑娟;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镉污染问题,研究减少镉进入食物链的安全利用技术或模式,对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并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农艺调控措施、合理施用土壤改良剂、叶面阻控技术、种植结构调整,介绍了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019年05期 v.44;No.697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825 ]

环境社会治理

  • 加快绿色快递建设促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

    任隽姝;田春秀;李金惠;郝亮;梁扬扬;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快递物流企业的研究,总结了快递物流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推进快递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19年05期 v.44;No.697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21 ]
  • 快速城市化地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分析——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张燚;孙芳芳;陈龙;李光德;王璟睿;

    本文以快速城市化的深圳市宝安区为例,从知晓度、认同度和践行度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指标体系,对辖区内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进行调查评估。

    2019年05期 v.44;No.697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4 ]
  • 新形势下案例省环境信访工作特点及其相关机制探讨

    张佳琳;叶脉;张路路;张志娇;林伟彪;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趋强烈,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当前信访工作的焦点。通过总结案例省环境信访工作的现状与特点,分析环境信访举报高位运行、快速增长的原因,最终结合信访工作实际,就组织领导、工作制度、工作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探讨意见,以期推动环境信访工作的完善。

    2019年05期 v.44;No.697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18 ]

技术与研究动态

  • 基于无人机紫外光谱数据的企业SO_2浓度监测与分析

    檀畅;赵国栋;黄耀欢;

    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日益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对人类居住的影响,如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SO_2气体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分析和量化SO_2排放量并找出污染源,对把握污染排放状况、制定监管措施和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此,本文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提取了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部分企业SO_2排放浓度空间分布情况,并根据地理位置数据将反演浓度数据进行组织和快速成图,实现了污染浓度分布的可视化监测。文中分析了浓度分布的空间关系,同时考虑了风对SO_2扩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浓度高聚集区与企业排污位置和风向密切相关,风因素影响差分光谱法可视化对固定污染排放源位置的定位。同时,研究区SO_2气体浓度分布图中浓度在1×10~(16)molec./cm~2以上的像元占到50%,进一步证明该气体污染造成的危害范围较大。

    2019年05期 v.44;No.697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5 ]
  • 炼制半焦连续直立炭化炉污染物排放综合评价

    张珂;

    基于对利用不黏煤或弱黏煤炼制半焦的外热式连续直立炭化炉进行工艺排查,找出炼焦过程中所有排污点,确定监测方案并进行全面监测,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出每生产1吨焦炭(半焦)所产生的污染物量,对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同时也为综合评价不同炉型的排污量探索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

    2019年05期 v.44;No.697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4 ]

  • 污染防治攻坚战经验总结与展望——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第十二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沙龙

    <正>2019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简称政研中心)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经验总结与展望"主题举办了第十二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沙龙。沙龙由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主持,副主任田春秀、裴晓菲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等专家,武

    2019年05期 v.44;No.697 8+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7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线投稿系统开通公告

    <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线投稿系统已建成并于2019年8月1日上线。作者可登录期刊网页:http://hjkd.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按照相应程序完成注册后进行在线投稿。我刊不再接收邮箱投稿;目前邮箱自动回复也同步发布了该公告,请投稿作者根据自动回复公告,在线上再次提交稿件。系统使用

    2019年05期 v.44;No.69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中国东营市绿色经济试点示范项目(三期)在山东东营正式启动

    <正>2019年7月15日,中国东营市绿色经济试点示范项目(三期)在山东东营正式启动。东营市政府办公室、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科技局、政府研究室、统计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胜利工业园、垦利经济开发区等部门的20多位代表参加了项目(三期)启动会,并就东营市工业园区绿色转型进行座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简称政研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胡军以及环境理论与战略研究部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东营绿色经济试点项目是由政研中心牵头实施、东营市人民政府协助开展的旨在促进东营市绿色经济发展

    2019年05期 v.44;No.697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70年进程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年会在西安召开生态环境部黄润秋副部长作主旨报告

    <正>2019年8月24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编辑部在陕西西安联合举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70年进程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与技术年会环境管理分会年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报告。会议由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主持,来自生态环境部及直属单位、地方环保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团体、媒体等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19年05期 v.44;No.697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5 ]
  • 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中心简介

    <正>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Management and Research)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重要学科平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战略与政策研究,完成中国环境健康宏观战略研究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等,为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文件等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开展环境健康风险防控技术方法研究,对宏观尺度环境

    2019年05期 v.44;No.697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4 ]
  • “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正>为深入探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路径,建立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与风险管理制度,推动环境与健康工作常态化发展,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5月3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等数十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围绕生态环境部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和切入点展开了热烈讨

    2019年05期 v.44;No.697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