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创办日期: 1976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刊期:双月刊
电话:010-84634241
Email:hjykcxfz@126.com
CN 11-5337/X
ISSN 1673-288X

访问量:139660

专题: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环境治理体系

  • 共识 共治 共享——在第四届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上的致辞

    刘友宾;

    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是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对新时代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担负的新使命分析基础上,总结了近年生态环保部门推动全民行动取得的积极进展及成效,并提出,唯有共识,才能共治、共享,并就推进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工作提出几点思考和想法。

    2019年01期 v.44;No.69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2 ]
  • 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吴舜泽;郭红燕;李晓;

    现阶段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集中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旨在提升国家能力和制度能力。在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急需强化环境社会治理这一薄弱环节,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各自权利和责任,实现社会治理的手段方式与目的目标的有效衔接,以提升环境社会治理水平和层级,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各主体互动共赢、各手段协同增效,以应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出现的总体环境治理效果难以达到公众预期、部分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意愿强烈、部分直接作用于公众个人和家庭的环境政策社会矛盾纠纷多等新问题新挑战。

    2019年01期 v.44;No.69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344 ]
  • 法治视野下环境多元共治的功能定位

    秦天宝;

    在社会价值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多元共治因具有平衡多主体间利益、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等特点而开始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理念。随着我国提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传统的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也将由"命令管制"向"沟通协作"发展。环境多元共治具有促成保障环境利益的法律秩序、实现公众与行政主体互动协作、提升环境行政的制度化能力等功能,不仅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法治化路径,而且也为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2019年01期 v.44;No.69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引用频次:76 ] |[下载次数:1019 ]
  •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现状及建议

    王谦;郭红燕;

    公众参与是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近年公众参与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本身面临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公众参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特点,在梳理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公众参与相关工作基础上,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应进一步明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中政府与社会各方权利和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治理工作;二是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应综合考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社会参与的各种要素;三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应加强交流和互动;四是应定期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和效果进行评估,使公众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年01期 v.44;No.69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59 ]
  • 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综述

    郭红燕;李晓;郝亮;刘卓男;

    党的十九大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又进一步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全面部署。为全面有效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其中,环境社会治理既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也是大有可为、潜力巨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相关单位于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环境治理体系"的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深入探讨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相关理论、制度和实践。本文对主要与会代表观点进行了综述。

    2019年01期 v.44;No.693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95 ]
  • 世行贷款项目社会影响评价与我国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比较研究

    陈绍军;沈阳;

    论文阐述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和中国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起源、发展、内容和政策框架,分析了两套评价体系在目标、内容、措施要求、周期要求和监督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并借鉴世行贷款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经验,提出实施有效的公众参与、精准识别社会风险和建立评估动态跟踪监测机制等建议,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019年01期 v.44;No.693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77 ]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 大连市旅顺口区海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与思考

    于大涛;孙倩;姜恒志;高范;姚翔;崔雷;

    海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是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必要手段,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工作需要一套健全的海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对旅顺口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和水平进行评估。

    2019年01期 v.44;No.693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52 ]
  •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考与建议

    刘煜杰;张惠远;郝亚杰;林青霞;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是现阶段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贫困地区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治理能力不足、力度不够、环境污染风险加大等问题,提出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和环境准入,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推进污染治理和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借鉴。

    2019年01期 v.44;No.69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7 ]
  • 气象服务助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些思考

    陈鹏;

    本文通过分析气象服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气象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议:(1)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发挥好气象信息员的重要作用;(2)通过更新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基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作用;(3)将气象科普不断向贫困地区延伸,增强气象信息及科普宣传产品的有效传播力;(4)将气象服务融入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让气象防灾减灾成为生态安全保障、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的基石。

    2019年01期 v.44;No.69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3 ]

生态环保战略与规划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京津冀地区研究热点演化知识图谱分析

    丁曼旎;曹志红;方晓阳;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京津冀研究热点及演进路径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地域一体,面临的自然问题及社会问题具有同一性。其研究历程与地理区位、国家战略关系密切,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区域。这一地区的研究热点由单一的雾霾问题转变为环境治理、城市群落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等更为全面的区域发展研究。京津冀科学持续协同发展尚需跨学科、跨区域(含国别)的相互协作和共同探讨。

    2019年01期 v.44;No.69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13 ]
  • 基于“蓝色粮仓”的海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孙华平;周罡;蒋丹;周谛;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海洋农业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基于"蓝色粮仓"的海洋农业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完善海洋水产品产业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农业生态系统和优化海洋农业空间布局等政策建议。

    2019年01期 v.44;No.693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93 ]
  • 生态文明视角下崇明生态环境状况评估

    赵敏;

    本文构建了崇明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测算2013年和2015年崇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发现2015年崇明生态环境质量相比2013年有所改善,但在生态要素方面,部分指标有一定的恶化趋势。建议将生态环境状况评估纳入崇明生态文明探索和生态岛建设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2019年01期 v.44;No.693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50 ]
  • 山西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建议

    杜忠义;郭琦;谢忱;赵跃华;吴杰;

    我国环境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华北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地区。其中山西是空气污染严重地区之一。本研究在简要分析了山西省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对污染物扩散去除的不利条件基础上,指出山西工业是以煤系产业占绝对优势的结构,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对照行动计划,对山西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9年01期 v.44;No.69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11 ]
  • 泉州市区臭氧污染成因初步分析

    谢瑞加;陈璋琪;

    臭氧已成为影响泉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最重要的指标。监测结果表明主要国控评价点位臭氧浓度基本一致,春秋季节是泉州市区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季节。为探明泉州市区臭氧污染成因,基于涂山街点位的臭氧、氮氧化物、气象因子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结果,对泉州市区春秋季节臭氧浓度与前体物、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后向轨迹对涂山街点位的污染气团进行追踪。结果表明,无论春季或秋季,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紫外辐射相关性较高,与风速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温度、大气压基本无相关;春季主导风向为东南、东北偏东、东时,秋季主导风向为西北、西北偏北、北时臭氧易超标;春季臭氧防治应重视本地区污染源的管控,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东北方向污染气团的传输;秋季臭氧防治应特别注意东北方向污染气团的传输;分析发现泉州市区秋季臭氧污染为VOCs敏感区。

    2019年01期 v.44;No.69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86 ]
  • 西藏拉萨市区餐厨垃圾现状分析及建议

    周文武;陈冠益;周鹏;穷达卓玛;汪晶;李扬;旦增;

    拉萨市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伴随着拉萨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厨垃圾产生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当今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对比分析、咨询论证等方式,分析了拉萨市区餐厨垃圾产量、主要组分、目前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拉萨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拉萨市餐厨垃圾处理政策、技术、运行管理、制度及宣传教育方面建议。论文研究为拉萨市及西藏其他地区餐厨垃圾处理处置提供参考和依据。

    2019年01期 v.44;No.69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538 ]
  • 聊城市重点流域水质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庞博;

    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为流经聊城市的三条主要河流。本文以三条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分析为基础,着重阐述了水质污染原因以及污染控制对策,为全市水质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2019年01期 v.44;No.693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94 ]

环境与经济

  • 从污染贸易条件看京津冀一体化污染控制对策

    庞军;

    通过计算京津冀地区各行业的污染贸易条件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贸易对三地各行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及特点。结果显示:从污染贸易条件来看,河北各行业在京津冀地区处于较为明显的劣势地位,这是河北在京津冀地区贸易中处于对自身污染减排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京津冀地区在实现地区一体化污染控制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地区间污染贸易条件失衡对地区污染减排和环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发展地区贸易的同时应考虑三地污染贸易条件的优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2019年01期 v.44;No.69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1 ]
  • 农户视角下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基于吕梁市和临汾市农户调查

    任红燕;李惠;邢虹娟;马慧敏;

    采用参与性评估方法(PRA)对吕梁市和临汾市200户农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从农户视角评价山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结合农户建议提出根据林种适当延长退耕还林补助年限;分区域适度提高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加强退耕还林农户技术指导和培训;发挥林业资源多重效益,扩大吕梁山区退耕还林补助范围等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政策依据。

    2019年01期 v.44;No.693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73 ]
  • 环保投资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及政策含义

    苏丽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给就业带来的短期冲击效应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深刻分析和厘清环境保护工作对就业乃至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带动效应,是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从学术视角分析了我国20年来环保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效应,论证了环保投资对就业规模扩展的积极作用及其机制,对于认识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价值,制定针对性政策预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19年01期 v.44;No.693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85 ]

生态环境体制与监管

  •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发展历程、概念、原则、框架和建议

    张继伟;李青生;郭晓峰;蒋金龙;王翠;

    随着人类开发海洋的强度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MEBM)已经成为国内外海洋管理研究的热点。20世纪后半叶以来,MEBM的理论和实践在一些国际组织、相关国家以及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逐渐完善,主要海洋国家的管理层也逐渐接受并开始实施MEBM。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对其概念的科学理解,梳理出了MEBM的主要原则,提出了MEBM的行动框架。最后根据MEBM的特点和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发展MEBM的建议,以期对我国MEBM的发展有所裨益。

    2019年01期 v.44;No.693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604 ]
  • 错峰生产法律依据现状分析及完善建议

    王敏;冯相昭;王彬;杜晓林;赵梦雪;梁启迪;

    近年来全国已有多个地方开展错峰生产实践,不过对于错峰生产法律依据的议论一直不断。为此本文系统梳理了与错峰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行规行约,并对其条款规定和内容要求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如下主要建议:地方特别是位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地级市,要加快修订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将错峰生产的适用范围、管理体制、监管手段、奖惩措施等内容纳入其中。

    2019年01期 v.44;No.693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80 ]
  • 城镇污水处理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案例分析

    封立伟;

    本文以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王镇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为例,从项目概况、主要污染源及防范措施、污染物的监测状况等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作实例分析,并对项目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9年01期 v.44;No.69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76 ]
  • 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探析

    王晓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伴随而来的大气环境问题也在日益加重,这样不仅会损害城市形象,同时也会对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带来制约。城市环境管理部门作为重要的治理机构,如何能针对大气污染开展有效的治理工作,成为当前环境管理部门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创新模式进行合理的分析,以期能为今后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2019年01期 v.44;No.69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42 ]
  •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体系建设要点探讨

    王晓彦;刘冰;丁俊男;高愈霄;鲁宁;宫正宇;李健军;

    历时五年之余,基于多方面探索实践,全国先行预报部门已逐步建立起集业务预报作业平台、预报值班制度、预报会商制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预报产品交换共享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部门间合作共享机制等为一体的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体系,为国家空气质量预报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2019年01期 v.44;No.693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23 ]
  • 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分析

    夏德国;

    本文在概述地表水环境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标准和监测网的建设基础上,分析了地表水环境监测的理化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方法和遥感监测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地表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指出,我国在水环境监测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水环境监测网越织越密,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如水环境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的协调、监测站点布局不够优化、监测分析方法落后和监测质量不高等。在今后地表水环境监测中,应加大监测队伍建设,建立统一水环境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服务水环境监测工作。

    2019年01期 v.44;No.693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00 ]

生态环境政策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践与展望

    王龚博;卢宁川;于忠华;杨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已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印发,该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在总结国内试点城市相关工作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的实际分析了实施成效,最后提出了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研究指出,首先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深化环保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整、实施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键。其次强化制度的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执行要求必须体现出"细、实、严"的理念,需要标准的细、过程的实、监督的严。再者完善赔偿磋商程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磋商十分重要,应该明确具体的磋商时间与次数,确保磋商工作高效,应建立在长期磋商无法达成一致、权利人不积极磋商或义务人故意拖延磋商时间等情况下转向赔偿诉讼的机制,以达到及时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的目标。磋商过程中磋商内容应向社会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让公众全程知晓磋商的进展,从而也能让公众更好地判断磋商结果的公平合理性。

    2019年01期 v.44;No.69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642 ]
  • 产业园区资源环境利用和管理水平评估及优化发展建议探讨

    王永红;韩力强;孙鹏程;成钢;

    本文从产业特征、资源环境利用、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管理制度落实等四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量化评估案例产业园区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水平。根据评估结果,从环境保护角度识别分析可优化发展空间,并从产业环境准入、资源优化配置、金融政策扶持、管理加速提效等方面提出优化发展建议。

    2019年01期 v.44;No.693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8 ]
  • 浙江省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补偿机制初步研究

    梁梅燕;肖军;方剑青;钱锐;倪士英;

    结合当前国家对核电中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政策、国内外相应处置场选址补偿机制经验,研究了选址中除技术问题外应注意的内容,提出了在浙江省建设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补偿机制初步思路。

    2019年01期 v.44;No.693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1 ]
  • 北京市森林体验教育活动分众意向及优化模式

    赵悦茹;赵敏燕;马红;邵丹;查天山;

    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并由北京市引入中国积极探索近20年,目前大多数活动面临着硬件设施和软件内容亟待提档优化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分众理论,将活动受众划分为社会大众、亲子家庭和在校学生三组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座谈法,对三组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活动满意度、活动偏好等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大众偏向内容实用性,对活动地的交通便利性有较高需求;亲子家庭注重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希望多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分年龄段的活动;在校学生多选择内容科普性强的活动,对人员服务有较大需求。本研究从完善管理规定、加强人员培养、引导基地建设、丰富活动形式、鼓励社会参与、规范志愿服务、扩大社会宣传等方面总结优化模式,为北京市及其他地区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2019年01期 v.44;No.693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57 ]
  • 散烧煤治理中的公众沟通:一种宣传工具包的设计

    杨珂;陶玉薇;田烁;

    针对京津冀地区散烧煤治理过程中如何做好公众沟通工作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京津冀14个村镇和街道社区干部群众开展的问卷调查和对散煤治理一线工作人员的实地走访结果,总结了京津冀地区开展散煤治理宣传工作的流程及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散烧煤治理宣传工具包的设计方案,具体回答了散烧煤治理宣传工具包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宣传工具包、宣传工具包的形式及使用效果等问题,以期为开展散烧煤治理的基层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技术方法,优化宣传策略,实现散烧煤治理的公众参与。

    2019年01期 v.44;No.693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5 ]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基于全生命周期法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研究

    李晨璐;郑涛;彭开铭;程炜;徐竟成;乔俊莲;黄菊文;

    基于全生命周期法,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城区范围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量化方法,并以松原市某片区为例,对4种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碳排放计算和比较,分析其碳减排效果并提出减排建议。结果表明,传统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源头雨水渗蓄;雨水管网建设是系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与传统规划方案相比,4种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可使系统碳排放减少3. 5%~51. 7%。

    2019年01期 v.44;No.693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引用频次:44 ] |[下载次数:1415 ]
  •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赵英杰;刘思佟;范俊荣;

    生态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的主旨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和科学的人工修复来完成。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依据两大平原不同的修复重点开展不同的修复方式,如农田防护林修复、湿地修复、土壤修复、矿山开发后土壤修复等,并且实施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农林复合发展经营模式、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修复主体制度、生态修复基金制度等。

    2019年01期 v.44;No.693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9 ]
  • 案例企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王家炜;李文轩;闫晨曦;郑路;刘宁;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管理加强,产业转型加快,很多重污染企业关闭和搬迁,出现较多污染场地。研究选取案例煤制气厂,在企业关闭后,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工作,修复后各单项污染物达标,但仍然有所存留,考虑到由于扩散和挥发作用仍有可能在转型之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遂以美国环保署(USEPA)列出的16种PAHs污染物作为目标并参照原国家环保部提出的《场地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计算每种PAHs的健康风险及每种暴露途径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从而得到了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污染因子与暴露途径,并提出改进意见。

    2019年01期 v.44;No.693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39 ]
  •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探究

    汪肇东;

    世界的沟通和交流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类似"生物剽窃"的事件发生,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关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既有积极的保护,也有防御性保护。由于传统知识的特殊性,仅靠积极保护并不能完全地应对现实的一些问题。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定性和防御性保护的原理出发,对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的现实层面和法律层面进行论述,通过防御性保护的功效与积极的保护一道,来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

    2019年01期 v.44;No.693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42 ]
  • 基于微生物修复技术的黑臭水体底泥治理研究

    程炜;

    为助力我国黑臭水体治理行动,本文通过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常规的曝气复氧技术对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基于微生物修复技术能降低黑臭水体底泥厚度、底泥COD、上清液COD、上清液NH_3-N等指标值,对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效果明显,适合大范围推广。

    2019年01期 v.44;No.693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790 ]

技术与研究动态

  • 基于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富川县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

    屈冉;张雅琼;聂忆黄;熊文成;娄启佳;滕佳华;

    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光谱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富川县为研究区,探索分析土壤有机质与LandsatTM影像光谱DN值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波段3、5、7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波段4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波段比值(b5-b7)/b7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 631,且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经统计检验为极显著,表明回归方程较为合理。通过建立土壤有机质和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估测有机质含量,为农业土壤施肥及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2019年01期 v.44;No.693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21 ]
  • 邻苯二甲酸酯(PAEs)在土壤-苏州青系统中的累积特征研究

    孙灵湘;范君;杨代凤;刘腾飞;毛健;

    利用土壤老化实验和苏州青盆栽实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在土壤-苏州青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特征。

    2019年01期 v.44;No.693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38 ]

  • 历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概览

    <正>"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起和打造的高端大型政策和学术交流平台。自2014年以来连续举办四届会议。(1)第一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会议于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环境社会治理的理论、方法以及环境社会治理主体的职能及作用,分享了来自地方的环境社会治理经验和做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鉴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环境

    2019年01期 v.44;No.693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9 ]
  • 区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专家研讨会召开

    <正>2018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研中心)在北京举办区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专家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科院、北京市水科学研究院以及密云区水土保持工作站的8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出席会议,指出生态与城乡污染防治监管是生态环境部的职责定位,监督指导农业面

    2019年01期 v.44;No.69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5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简介

    <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2006年更名)于1976年创刊,是由生态环境部主管和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我刊列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名单(新出报刊司[2017]196号),并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

    2019年01期 v.44;No.693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6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征稿启事

    <正>为创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管控思路,提高区域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助力精准执法,推动环境监测行业创新和发展,美国环保协会、南科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杂志合作,面向全社会征集移动监测领域相关论文,主题包括:移动监测技术应用、监测领域相关政

    2019年01期 v.44;No.693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5 ]
  • 第三届流域综合管理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国际研讨会召开

    <正>2018年10月11-12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流域综合管理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生态环境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环境研究委员会生态与水

    2019年01期 v.44;No.693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8 ]
  • 中欧环境与经济合作项目“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国际研讨会”召开

    <正>2018年10月9-10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研中心)与欧洲环保协会主办、中欧环境与绿色经济合作项目承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欧盟驻华代表团、欧盟环境总司、法国驻华使馆、法国欧洲事务和外交部、加拿

    2019年01期 v.44;No.693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3 ]
  • 中欧环境与经济合作项目“中欧排污许可制度研讨会”顺利召开

    <正>2018年12月10-14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研中心)与欧洲环保协会主办、中欧环境与绿色经济合作项目承办的"中欧排污许可制度研讨会"先后在杭州市、北京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局)、18个市县环保局、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

    2019年01期 v.44;No.693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3 ]
  • 环境执法与企业守法圆桌会在京成功召开

    <正>2019年1月15日,"环境执法与企业守法圆桌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圆桌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美环境政策联合研究中心、美国环境法研究所(ELI)主办。来自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环境执法局、国际合作司,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

    2019年01期 v.44;No.693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5 ]
  •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生态保护监管专家研讨会

    <正>2018年11月20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研中心)举办生态保护监管专家研讨会,围绕生态保护监管履职进行多角度的互动讨论。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家林草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资源保护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监测网

    2019年01期 v.44;No.693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0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喜获第五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证书

    <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五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喜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7-2018)证书,按各期刊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位列全国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科学技术22种核心学术期刊和收录全国73种环境科学技术与资源科学技术期刊的第18名。

    2019年01期 v.44;No.693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列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名单

    <正>2017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公布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编号189)名列其中,被认定为A类学术期刊。

    2019年01期 v.44;No.693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在华外资企业座谈会

    <正>2018年11月20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研中心)组织召开在华外资企业座谈会,来自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雪佛龙公司、美国科氏工业集团、美国苹果公司、因英特尔公司和世界钢铁协会的有关代表参加了会议。政研

    2019年01期 v.44;No.693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 ]
  • 政研中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举办第四届太湖国际论坛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论坛

    <正>2018年12月12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研中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淡水团队在苏州工业园区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太湖国际论坛工业园区分论坛——"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政策暨太湖流域工业园区产业绿色转型路径研讨会"。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WWF中国淡水项目主任任文伟出席并发言致辞,

    2019年01期 v.44;No.693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4 ]
  • 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在京成功展开

    <正>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日在京成功召开。"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起和打造的高端大型政策和学术交流平台。此次会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政研中心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编辑

    2019年01期 v.44;No.693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 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简介

    <正>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Environmental Socio-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 ESRC),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重要学科平台,主要职能是围绕生态环境部的中心工作和重点需求,开展环境社会治理理论、政策、实践相关研究,以研究推动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推动全民行动,研究环境政策的社会影响,参与重要政策和规范文

    2019年01期 v.44;No.693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