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创办日期: 1976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刊期:双月刊
电话:010-84634241
Email:hjykcxfz@126.com
CN 11-5337/X
ISSN 1673-288X

访问量:139658

卷首语

  • 环境保护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夏光;

    <正>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主线,说明这项改革具有全局性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改变现有生产体系的制度结构,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显然,使经济体系更加绿色化是结构性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或者说,环境保护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门槛,可以限制或遏制落后产能诞生,

    2016年02期 v.41;No.67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2 ]
  • 环境保护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夏光;

    <正>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主线,说明这项改革具有全局性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改变现有生产体系的制度结构,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显然,使经济体系更加绿色化是结构性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或者说,环境保护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门槛,可以限制或遏制落后产能诞生,

    2016年02期 v.41;No.67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2 ]

理论战略探讨

  •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殷培红;

    1974年-2008年,中国环境管理行政体制的七次改革基本遵循着渐进改革和强化统一监管的改革逻辑,不断提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级别,但较少调整部门间的事权关系和行政运行机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行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不断强化,部门职能交叉、权限冲突严重,多头执法、监管不独立,政出多门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改革需要超越传统改革路径,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从职能整合、组织再造以及强化责权统一、手段配套等多种途径改革中国环境管理体制。

    2016年02期 v.41;No.676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709 ]
  •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殷培红;

    1974年-2008年,中国环境管理行政体制的七次改革基本遵循着渐进改革和强化统一监管的改革逻辑,不断提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级别,但较少调整部门间的事权关系和行政运行机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行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不断强化,部门职能交叉、权限冲突严重,多头执法、监管不独立,政出多门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改革需要超越传统改革路径,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从职能整合、组织再造以及强化责权统一、手段配套等多种途径改革中国环境管理体制。

    2016年02期 v.41;No.676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709 ]
  • 从大地伦理到生态中心论: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进路

    孙亚君;

    作为生态中心论的代表,克里考特在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的基础上,从价值层面、情感基础及实践原则方面夯实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以"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关注的生态中心论对于现实的环境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在上述三方面的进路,并考察了其理论的内部张力及实践可能。

    2016年02期 v.41;No.67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03 ]
  • 从大地伦理到生态中心论: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进路

    孙亚君;

    作为生态中心论的代表,克里考特在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的基础上,从价值层面、情感基础及实践原则方面夯实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以"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关注的生态中心论对于现实的环境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在上述三方面的进路,并考察了其理论的内部张力及实践可能。

    2016年02期 v.41;No.67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03 ]

政策专题研究

  • 通过环评制度创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陈颖;王亚男;张战胜;

    本文围绕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研究国际经验启示,分析战略意义和国内基础,提出建立温室气体控制环境准入门槛、推进战略环评、加强环境与气候领域的交叉合作、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完善长效机制等建议,为推进国内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机制创新并与国际形势接轨提供参考。

    2016年02期 v.41;No.67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25 ]
  • 通过环评制度创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陈颖;王亚男;张战胜;

    本文围绕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研究国际经验启示,分析战略意义和国内基础,提出建立温室气体控制环境准入门槛、推进战略环评、加强环境与气候领域的交叉合作、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完善长效机制等建议,为推进国内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机制创新并与国际形势接轨提供参考。

    2016年02期 v.41;No.67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25 ]
  • 耕地土壤镉污染管控对策研究

    李志涛;王夏晖;刘瑞平;高彦鑫;张晓丽;马薇;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耕地土壤镉污染现状,并明确了镉的不同赋存形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提出耕地土壤镉污染应重点控制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针对不同程度土壤污染分别采取使用改良剂、选种抗镉污染农作物、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作物品种替换等措施;结合日本耕地土壤镉污染控制经验,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针对稻米镉严重的地区要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的措施,切实阻断土壤中镉向农产品传输,保障农产品质量全。

    2016年02期 v.41;No.67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31 ] |[下载次数:741 ]
  • 耕地土壤镉污染管控对策研究

    李志涛;王夏晖;刘瑞平;高彦鑫;张晓丽;马薇;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耕地土壤镉污染现状,并明确了镉的不同赋存形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提出耕地土壤镉污染应重点控制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针对不同程度土壤污染分别采取使用改良剂、选种抗镉污染农作物、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作物品种替换等措施;结合日本耕地土壤镉污染控制经验,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针对稻米镉严重的地区要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的措施,切实阻断土壤中镉向农产品传输,保障农产品质量全。

    2016年02期 v.41;No.67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31 ] |[下载次数:741 ]
  • 基于互联网与遥感的网络环境舆情联动监控技术应用

    肖如林;曹飞;蔡明勇;杨旻;申文明;侯鹏;李静;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与遥感的网络环境舆情联动监控技术方法。该方法面向环境管理部门在及时、准确掌握网络上环境舆情情况的工作需要,首先利用网络舆情搜索平台及时主动地发现互联网上的环境舆情信息,然后针对发现的重点舆情,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深入的舆情遥感监测与核查,编制相关监测报告并上报管理部门,辅助管理部门进行环境监管。该技术方法链接了传统的基于互联网的舆情监控业务与基于遥感的环境监测业务,构建成了基于互联网与遥感的网络环境舆情监控与遥感核查的主动式、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为管理部门提供更有效的舆情监控服务。

    2016年02期 v.41;No.67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94 ]
  • 基于互联网与遥感的网络环境舆情联动监控技术应用

    肖如林;曹飞;蔡明勇;杨旻;申文明;侯鹏;李静;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与遥感的网络环境舆情联动监控技术方法。该方法面向环境管理部门在及时、准确掌握网络上环境舆情情况的工作需要,首先利用网络舆情搜索平台及时主动地发现互联网上的环境舆情信息,然后针对发现的重点舆情,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深入的舆情遥感监测与核查,编制相关监测报告并上报管理部门,辅助管理部门进行环境监管。该技术方法链接了传统的基于互联网的舆情监控业务与基于遥感的环境监测业务,构建成了基于互联网与遥感的网络环境舆情监控与遥感核查的主动式、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为管理部门提供更有效的舆情监控服务。

    2016年02期 v.41;No.67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94 ]
  • 政府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董嘉明;范玲;吴洁珍;何恒;丁哲澜;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文章分析了第三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市场秩序缺规范、定价机制未理顺、治理责任难明晰、资金制约成难题、政府监管欠到位、相关政策不给力等主要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政府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应发挥的七方面作用。

    2016年02期 v.41;No.676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651 ]
  • 政府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董嘉明;范玲;吴洁珍;何恒;丁哲澜;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文章分析了第三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市场秩序缺规范、定价机制未理顺、治理责任难明晰、资金制约成难题、政府监管欠到位、相关政策不给力等主要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政府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应发挥的七方面作用。

    2016年02期 v.41;No.676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651 ]
  • 若干代表性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公平性探讨

    郑玉琳;于宏;

    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既是国际气候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的焦点问题,同时事关一个国家的现实经济权益与未来发展空间。本文剖析、比较了若干有代表性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公平性,并从公平性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未来全球气候安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碳排放、有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赢"。

    2016年02期 v.41;No.67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9 ]
  • 若干代表性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公平性探讨

    郑玉琳;于宏;

    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既是国际气候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的焦点问题,同时事关一个国家的现实经济权益与未来发展空间。本文剖析、比较了若干有代表性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公平性,并从公平性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未来全球气候安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碳排放、有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赢"。

    2016年02期 v.41;No.67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9 ]
  •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王兆龙;郑洋;宋鑫;柳溪;

    整体性治理理论倡导对政府治理功能、层级、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协调与整合,构建无缝隙且非分离的整体型服务政府治理新模式。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治理中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地方政府环境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策略。

    2016年02期 v.41;No.67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71 ]
  •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王兆龙;郑洋;宋鑫;柳溪;

    整体性治理理论倡导对政府治理功能、层级、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协调与整合,构建无缝隙且非分离的整体型服务政府治理新模式。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治理中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地方政府环境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策略。

    2016年02期 v.41;No.67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71 ]
  • 阿克苏地区服务性环境监测业务市场化探析

    谈红;马恒;

    本文分析阿克苏地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等存在的不足方面,论述了服务性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和性质,并对环境监测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在本地环境保护领域日益扩大、环境监测任务快速增加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社会化,放开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完善环境监测市场化运营机制的管理思路。

    2016年02期 v.41;No.67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1 ]
  • 阿克苏地区服务性环境监测业务市场化探析

    谈红;马恒;

    本文分析阿克苏地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等存在的不足方面,论述了服务性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和性质,并对环境监测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在本地环境保护领域日益扩大、环境监测任务快速增加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社会化,放开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完善环境监测市场化运营机制的管理思路。

    2016年02期 v.41;No.67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1 ]
  • 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及防治管理对策研究

    乔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大幅增加。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分析了工业危险废物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对策,为我国城市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02期 v.41;No.67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79 ]
  • 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及防治管理对策研究

    乔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大幅增加。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分析了工业危险废物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对策,为我国城市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02期 v.41;No.67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279 ]
  • 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李营;张峰;杨海军;殷守敬;洪运富;朱海涛;滕佳华;代宇庭;

    稳定的生境质量是维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迄今为止,我国设立了多个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但有关其生态质量状况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象,选取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作为研究区,采用In VEST模型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获取了研究区生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趋势,以此监测研究区生境质量在2000-2010年间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研究区生境质量虽然略有小幅变化,但整体上基本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

    2016年02期 v.41;No.67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600 ]
  • 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李营;张峰;杨海军;殷守敬;洪运富;朱海涛;滕佳华;代宇庭;

    稳定的生境质量是维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迄今为止,我国设立了多个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但有关其生态质量状况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象,选取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作为研究区,采用In VEST模型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获取了研究区生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趋势,以此监测研究区生境质量在2000-2010年间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研究区生境质量虽然略有小幅变化,但整体上基本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

    2016年02期 v.41;No.67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600 ]
  •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宁夏出口枸杞干果产品碳足迹评价——以宁夏某企业为例

    柳杨;程志;王廷宁;崔耀东;单臣玉;闫吉春;

    随着气候变化大会《巴黎协议》的签订,"自下而上"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主要减排机制。本文基于产品碳足迹核算理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宁夏某企业为案例,研究宁夏出口枸杞干果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分析其碳足迹的分布构成,为企业减少出口枸杞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基础和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某企业出口枸杞干果产品碳足迹为2.224 kg CO_2eq/kg,种植使用的化肥、烘干使用的天然气、以及产品运输、加工使用的电力、原料运输以及种植使用的农药分别占总排放的44%、20%、18%、9%、8%、1%,化肥和烘干燃料是控制枸杞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对象。

    2016年02期 v.41;No.676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89 ]
  •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宁夏出口枸杞干果产品碳足迹评价——以宁夏某企业为例

    柳杨;程志;王廷宁;崔耀东;单臣玉;闫吉春;

    随着气候变化大会《巴黎协议》的签订,"自下而上"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主要减排机制。本文基于产品碳足迹核算理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宁夏某企业为案例,研究宁夏出口枸杞干果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分析其碳足迹的分布构成,为企业减少出口枸杞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基础和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某企业出口枸杞干果产品碳足迹为2.224 kg CO_2eq/kg,种植使用的化肥、烘干使用的天然气、以及产品运输、加工使用的电力、原料运输以及种植使用的农药分别占总排放的44%、20%、18%、9%、8%、1%,化肥和烘干燃料是控制枸杞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对象。

    2016年02期 v.41;No.676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89 ]
  • 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管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评估

    陈传凯;杨赤婧;

    随着移动通信基站的大规模建设,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趋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江苏省近期组织编制的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此规范发布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为江苏省及各地制定相关环境管理要求提供借鉴。

    2016年02期 v.41;No.67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9 ]
  • 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管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评估

    陈传凯;杨赤婧;

    随着移动通信基站的大规模建设,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趋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江苏省近期组织编制的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此规范发布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为江苏省及各地制定相关环境管理要求提供借鉴。

    2016年02期 v.41;No.67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9 ]
  • 一种改进型潜流湿地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陈旸;孙可迪;王少波;

    人工湿地(CW)是一种绿色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它的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本文介绍了利用潜流湿地(SSFW)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试验的结果,以及与改造后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试验采用竹子、夹竹桃和灯芯草作为湿地的净化植物,采用焦炉炉渣作为湿地的填料。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原湿地CODcr去除率为37.2%;BOD5去除率为64.5%;SS去除率为69.3%。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改进型湿地CODcr去除率为50.4%;BOD5去除率为73.4%;SS去除率为80%;氨氮去除率为26.7%;总磷去除率为37.7%。

    2016年02期 v.41;No.676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0 ]
  • 一种改进型潜流湿地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陈旸;孙可迪;王少波;

    人工湿地(CW)是一种绿色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它的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本文介绍了利用潜流湿地(SSFW)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试验的结果,以及与改造后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试验采用竹子、夹竹桃和灯芯草作为湿地的净化植物,采用焦炉炉渣作为湿地的填料。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原湿地CODcr去除率为37.2%;BOD5去除率为64.5%;SS去除率为69.3%。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改进型湿地CODcr去除率为50.4%;BOD5去除率为73.4%;SS去除率为80%;氨氮去除率为26.7%;总磷去除率为37.7%。

    2016年02期 v.41;No.676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0 ]
  • 关于地铁建设中污水干管的迁移与保护

    滕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铁作为城市绿色出行的公共交通,其建设方兴未艾,但地铁轨道占据较大的地下空间,地铁站点及出入口占有的地下及地上空间更为宽大,尤其是地铁线路交汇地段,其他管线基本上都必须避让,地铁成为道路下方其他管线必须让步的最大地下障碍物。已经建成运行的其他管线,在地铁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和迁移,重力流污水干管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以无锡地铁一号线为案例,分析介绍主要污水主管的迁移和保护策略。

    2016年02期 v.41;No.67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4 ]
  • 关于地铁建设中污水干管的迁移与保护

    滕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铁作为城市绿色出行的公共交通,其建设方兴未艾,但地铁轨道占据较大的地下空间,地铁站点及出入口占有的地下及地上空间更为宽大,尤其是地铁线路交汇地段,其他管线基本上都必须避让,地铁成为道路下方其他管线必须让步的最大地下障碍物。已经建成运行的其他管线,在地铁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和迁移,重力流污水干管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以无锡地铁一号线为案例,分析介绍主要污水主管的迁移和保护策略。

    2016年02期 v.41;No.67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4 ]
  • 雨水明渠流量测量常用设备及其选型

    田欢;王文海;李芸;李芃抒;

    雨水明渠流量测量是雨水监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工作。为准确评估城市地表径流负荷、研究场地雨水特性,可在雨水明渠中设置量水装置对流量进行有效计量,其测量方法以量水堰槽最为有效。文章对几种较为常用堰槽的流量计算方法、设备特征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剖析雨水明渠流量测量存在的问题和要点,在此基础上,对雨水明渠流量测量设备选型进行了探讨。

    2016年02期 v.41;No.67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9 ]
  • 雨水明渠流量测量常用设备及其选型

    田欢;王文海;李芸;李芃抒;

    雨水明渠流量测量是雨水监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工作。为准确评估城市地表径流负荷、研究场地雨水特性,可在雨水明渠中设置量水装置对流量进行有效计量,其测量方法以量水堰槽最为有效。文章对几种较为常用堰槽的流量计算方法、设备特征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剖析雨水明渠流量测量存在的问题和要点,在此基础上,对雨水明渠流量测量设备选型进行了探讨。

    2016年02期 v.41;No.67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9 ]
  • 有机污染物吸附特性最佳条件的确定

    谢伟雪;刘孝敏;谢伟贤;

    以兰州市柳沟河水质为研究对象,分析确定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特性的最佳条件。以污水中的活性炭吸附量和COD去除率为指标,优选吸附剂活性炭的预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分别研究污水pH、活性炭粒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震荡强度得出吸附特性最佳条件,即为活性炭用量0.3g,污水p H值8.0,活性炭粒度20目,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5h,震荡强度100r/min。

    2016年02期 v.41;No.67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1 ]
  • 有机污染物吸附特性最佳条件的确定

    谢伟雪;刘孝敏;谢伟贤;

    以兰州市柳沟河水质为研究对象,分析确定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特性的最佳条件。以污水中的活性炭吸附量和COD去除率为指标,优选吸附剂活性炭的预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分别研究污水pH、活性炭粒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震荡强度得出吸附特性最佳条件,即为活性炭用量0.3g,污水p H值8.0,活性炭粒度20目,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5h,震荡强度100r/min。

    2016年02期 v.41;No.67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1 ]
  • 锅炉烟尘监测主要技术环节探讨

    王福伟;邢巍巍;姜峰;刘顺;孟书旭;

    本文针对锅炉烟尘监测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锅炉烟尘监测是一项复杂艰苦的工作,不但要求现场监测人员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对仪器设备检定及维护、采样断面的选择、现场采样的规范性、采样滤筒的处理、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控制好锅炉烟尘监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测出真实准确的数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6年02期 v.41;No.67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5 ]
  • 锅炉烟尘监测主要技术环节探讨

    王福伟;邢巍巍;姜峰;刘顺;孟书旭;

    本文针对锅炉烟尘监测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锅炉烟尘监测是一项复杂艰苦的工作,不但要求现场监测人员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对仪器设备检定及维护、采样断面的选择、现场采样的规范性、采样滤筒的处理、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控制好锅炉烟尘监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测出真实准确的数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6年02期 v.41;No.67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5 ]
  •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

    杨超;刘文佳;

    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最基本条件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尤其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损害威胁。生产生活排放空气污染物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社会原因和自然原因。尽管雾霾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在经济发展观、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有效性、以及约束激励机制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制约了治霾的实效。为提升我国雾霾治理工作的成效,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强化约束激励机制、促进政策法规的执行落实,并促进社会公众对雾霾治理的积极参与。

    2016年02期 v.41;No.676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1828 ]
  • 论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及对策

    杨超;刘文佳;

    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最基本条件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尤其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损害威胁。生产生活排放空气污染物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社会原因和自然原因。尽管雾霾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在经济发展观、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有效性、以及约束激励机制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制约了治霾的实效。为提升我国雾霾治理工作的成效,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强化约束激励机制、促进政策法规的执行落实,并促进社会公众对雾霾治理的积极参与。

    2016年02期 v.41;No.676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1828 ]
  • 关于环评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余祺;

    我国当前的环境评价公众主要采取公示、问卷调查以及听证会三种方式,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016年02期 v.41;No.676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3 ]
  • 关于环评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余祺;

    我国当前的环境评价公众主要采取公示、问卷调查以及听证会三种方式,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016年02期 v.41;No.676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3 ]
  • 铁路生态敏感区环保措施体系研究——以玉磨铁路穿越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吴展波;郑光玉;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经过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工程建设对该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由线路方案比选、工程优化设计、工程防护措施及管理要求等环境保护措施体系。

    2016年02期 v.41;No.676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9 ]
  • 铁路生态敏感区环保措施体系研究——以玉磨铁路穿越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吴展波;郑光玉;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经过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工程建设对该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由线路方案比选、工程优化设计、工程防护措施及管理要求等环境保护措施体系。

    2016年02期 v.41;No.676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9 ]
  • 关于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分析

    刘继凯;陈玉涛;

    湿地是陆地的潮湿地带和水体,人工湿地以其独有的污水净化功能,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对人工湿地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进行了分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6年02期 v.41;No.676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33 ]
  • 关于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分析

    刘继凯;陈玉涛;

    湿地是陆地的潮湿地带和水体,人工湿地以其独有的污水净化功能,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对人工湿地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进行了分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6年02期 v.41;No.676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33 ]
  • 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邱国良;陈泓霖;

    本文对衡阳市城区3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近四年(2012-2015年)来,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及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近四年来各水源地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浓度范围、平均值、超标次数、最大超标倍数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了水源地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现状及污染趋势,有利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监管。

    2016年02期 v.41;No.676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07 ]
  • 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邱国良;陈泓霖;

    本文对衡阳市城区3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近四年(2012-2015年)来,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及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近四年来各水源地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浓度范围、平均值、超标次数、最大超标倍数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了水源地水质中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现状及污染趋势,有利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监管。

    2016年02期 v.41;No.676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07 ]
  • 关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制备生物炭吸附镉探讨

    何佳锡;

    使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并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d~(2+),有利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置,为污水中重金属的处理与处置和"碳减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水厂的污泥的最佳活化温度不同;吸附模型拟和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在大部分温度下均具有比Langmuir模型有更好的相关性。

    2016年02期 v.41;No.676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91 ]
  • 关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制备生物炭吸附镉探讨

    何佳锡;

    使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并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d~(2+),有利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置,为污水中重金属的处理与处置和"碳减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水厂的污泥的最佳活化温度不同;吸附模型拟和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在大部分温度下均具有比Langmuir模型有更好的相关性。

    2016年02期 v.41;No.676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91 ]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探析

    韩涛;

    随着建设项目要求的逐渐提高,对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的验收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进行环境保护验收中,不能忽视验收的一系列过程。为了更好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资料收集和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对其验收监测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项目污染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给管理部门一个评判的依据,为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奠定基础。

    2016年02期 v.41;No.676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8 ]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探析

    韩涛;

    随着建设项目要求的逐渐提高,对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的验收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进行环境保护验收中,不能忽视验收的一系列过程。为了更好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资料收集和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对其验收监测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项目污染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给管理部门一个评判的依据,为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奠定基础。

    2016年02期 v.41;No.676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8 ]
  •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人居环境

    张晓丽;白煜;贾蕾;路国彬;

    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的构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体现和基础。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构建面临的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滞后、公众低碳环保意识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与之相关的四方面具体规划任务,为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43 ]
  •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人居环境

    张晓丽;白煜;贾蕾;路国彬;

    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的构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体现和基础。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构建面临的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滞后、公众低碳环保意识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与之相关的四方面具体规划任务,为城乡一体化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43 ]
  • 近代以来西北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

    吴利娜;

    近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一大批有关生态环境史的学术成果。本文从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大方面入手,对近代以来西北生态环境史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梳理,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必将促进人们更加关注西北生态环境问题,对西北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016年02期 v.41;No.676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873 ]
  • 近代以来西北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

    吴利娜;

    近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一大批有关生态环境史的学术成果。本文从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大方面入手,对近代以来西北生态环境史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梳理,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必将促进人们更加关注西北生态环境问题,对西北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016年02期 v.41;No.676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873 ]
  • 我国农村环境“短板”根源剖析

    王波;王夏晖;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农村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之一,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当前全国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本文在识别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产生农村环境"短板"的根源,并系统地提出了加快补齐"短板"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84 ]
  • 我国农村环境“短板”根源剖析

    王波;王夏晖;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农村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之一,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当前全国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本文在识别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产生农村环境"短板"的根源,并系统地提出了加快补齐"短板"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84 ]
  • 绿洲城市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马文芳;孟梅;马军;唐洪松;

    本文在建立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昌吉州的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昌吉州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各子系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环境治理保护的综合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特征,环境破坏程度和生态环境容量的综合水平表现为波动下降的趋势。因此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有效控制环境污染,进而实现昌吉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2016年02期 v.41;No.676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02 ]
  • 绿洲城市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马文芳;孟梅;马军;唐洪松;

    本文在建立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昌吉州的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昌吉州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各子系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环境治理保护的综合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特征,环境破坏程度和生态环境容量的综合水平表现为波动下降的趋势。因此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有效控制环境污染,进而实现昌吉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2016年02期 v.41;No.676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02 ]
  • 基于PSR模型的干旱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刘超;蒲春玲;刘志有;闫志明;张影;汪霖;马文芳;魏璐;

    本文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利用PSR模型分析方法,构建阿克苏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指标评价体系,结合阿克苏农业发展现状,提出阿克苏地区未来农用地规划的建设性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4 ]
  • 基于PSR模型的干旱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刘超;蒲春玲;刘志有;闫志明;张影;汪霖;马文芳;魏璐;

    本文以阿克苏地区为例,利用PSR模型分析方法,构建阿克苏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指标评价体系,结合阿克苏农业发展现状,提出阿克苏地区未来农用地规划的建设性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4 ]
  • 我国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张晓宏;刘德江;刘盛林;

    本文阐述了餐厨垃圾的成分和特征,针对目前国内餐厨垃圾的六种处理方法,对比其优缺点,指出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相对较好,它实现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和沼气化利用。通过分析我国餐厨垃圾厌氧处理的优势和两个典型案例,指出厌氧发酵工艺在处理餐厨垃圾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6年02期 v.41;No.676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976 ]
  • 我国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张晓宏;刘德江;刘盛林;

    本文阐述了餐厨垃圾的成分和特征,针对目前国内餐厨垃圾的六种处理方法,对比其优缺点,指出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相对较好,它实现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和沼气化利用。通过分析我国餐厨垃圾厌氧处理的优势和两个典型案例,指出厌氧发酵工艺在处理餐厨垃圾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6年02期 v.41;No.676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976 ]

典型案例分析

  • 沈阳市和平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银森录;徐靖;付梦娣;王秋丽;马骏;刘文静;李俊生;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基础,我国在各个尺度、多个区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和实践,但往往从较大尺度上开展,较少涉及区县层面的生态功能区划。本文选取沈阳市和平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要素叠置的类型制图法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将和平区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单元和8个次一级生态功能区,并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和功能的独立性完整性,促进区域间有机串联,从而为和平区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2016年02期 v.41;No.676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82 ]
  • 沈阳市和平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银森录;徐靖;付梦娣;王秋丽;马骏;刘文静;李俊生;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基础,我国在各个尺度、多个区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和实践,但往往从较大尺度上开展,较少涉及区县层面的生态功能区划。本文选取沈阳市和平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要素叠置的类型制图法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将和平区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单元和8个次一级生态功能区,并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和功能的独立性完整性,促进区域间有机串联,从而为和平区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2016年02期 v.41;No.676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82 ]
  • 生态文明视角下开发区产城融合策略研究——以丽水市经济开发区为例

    陈烨婷;郑启伟;

    开发区是中国由行政命令设立的经济效应最显著、投资吸引力最强、规模效应最理想、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生态资源环境面临巨大挑战的重要区域。生态文明的建设,将是开发区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从工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政策背景与目标。本研究将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以丽水市经济开发区为例,加深对开发区在向城市新区转型过程当中,产城融合发展的认识,探索产城融合的推动机制、空间优化策略及引导政策,为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对我国其他开发区,是否需要、如何开启产城融合的篇章,则仍然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总结。

    2016年02期 v.41;No.676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25 ]
  • 生态文明视角下开发区产城融合策略研究——以丽水市经济开发区为例

    陈烨婷;郑启伟;

    开发区是中国由行政命令设立的经济效应最显著、投资吸引力最强、规模效应最理想、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生态资源环境面临巨大挑战的重要区域。生态文明的建设,将是开发区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从工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政策背景与目标。本研究将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以丽水市经济开发区为例,加深对开发区在向城市新区转型过程当中,产城融合发展的认识,探索产城融合的推动机制、空间优化策略及引导政策,为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对我国其他开发区,是否需要、如何开启产城融合的篇章,则仍然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总结。

    2016年02期 v.41;No.676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25 ]
  • 统一“奎独乌”区域环境监管的思考

    李立人;单卫燕;

    根据"奎独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特征污染的复合型大气污染,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而这一环境问题是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模式难以解决的。本文通过分析"奎独乌"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地域关系、复杂的行政区划管理层级、大气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资源现状,提出整合区域内现有环境监管资源,探索建立跨"奎独乌"区域环境保护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6年02期 v.41;No.676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5 ]
  • 统一“奎独乌”区域环境监管的思考

    李立人;单卫燕;

    根据"奎独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特征污染的复合型大气污染,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而这一环境问题是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模式难以解决的。本文通过分析"奎独乌"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地域关系、复杂的行政区划管理层级、大气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资源现状,提出整合区域内现有环境监管资源,探索建立跨"奎独乌"区域环境保护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6年02期 v.41;No.676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5 ]
  • 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物特征研究

    温智玄;王艳秋;

    本文对填埋场不同区域的恶臭污染物进行检测,并以NH3为例,研究气象条件对恶臭污染扩散的影响,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71 ]
  • 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物特征研究

    温智玄;王艳秋;

    本文对填埋场不同区域的恶臭污染物进行检测,并以NH3为例,研究气象条件对恶臭污染扩散的影响,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71 ]
  • 海淀区厨余垃圾收运路线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任绍娟;孙卫东;

    本文在对厨余垃圾组成和现有收运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垃圾分类小区厨余垃圾收运模型,针对厨余垃圾的收运特点提出了蚁群算法,并以羊坊店街道垃圾分类小区为例进行仿真实现,单车距离明显缩短,优化效果显著。

    2016年02期 v.41;No.676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79 ]
  • 海淀区厨余垃圾收运路线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任绍娟;孙卫东;

    本文在对厨余垃圾组成和现有收运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垃圾分类小区厨余垃圾收运模型,针对厨余垃圾的收运特点提出了蚁群算法,并以羊坊店街道垃圾分类小区为例进行仿真实现,单车距离明显缩短,优化效果显著。

    2016年02期 v.41;No.676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79 ]
  • 农村垃圾分类和末端处置调查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熊媛;

    本文调研了湘潭市农村垃圾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分析了湘潭市农村垃圾处置现存问题的原因。然后就农村垃圾处置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开展了探讨,提出了提升农村现有垃圾处置水平的几点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47 ]
  • 农村垃圾分类和末端处置调查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熊媛;

    本文调研了湘潭市农村垃圾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分析了湘潭市农村垃圾处置现存问题的原因。然后就农村垃圾处置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开展了探讨,提出了提升农村现有垃圾处置水平的几点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47 ]
  • 支撑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消耗研究

    周华富;陈衡治;范玲;吴洁珍;汪东;

    本文从支撑浙江省经济发展的15种主要资源生产消费现状入手,摸清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测算得到2010-2013年浙江省主要资源消耗量、消耗结构以及资源产出率,为合理设定浙江省经济发展目标和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等提供研究依据,有助于寻求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

    2016年02期 v.41;No.676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5 ]
  • 支撑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消耗研究

    周华富;陈衡治;范玲;吴洁珍;汪东;

    本文从支撑浙江省经济发展的15种主要资源生产消费现状入手,摸清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测算得到2010-2013年浙江省主要资源消耗量、消耗结构以及资源产出率,为合理设定浙江省经济发展目标和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等提供研究依据,有助于寻求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

    2016年02期 v.41;No.676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5 ]
  • 基于消费与使用模型的成都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预测研究

    刘恒博;雍毅;尹朝阳;

    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为主要测算对象,根据电器电子产品平均寿命、城镇及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电器电子产品拥有量等参数和数据,采用消费与使用模型预测了2015~2024年成都市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量。结果表明:成都市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在未来十年间将呈持续增长趋势,到2024年,废弃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空调、电脑、热水器和移动电话将较2015年分别增长19.75%、19.68%、20.45%、74.89%、56.63%、27.73%和19.14%。针对成都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变化趋势和处理行业现状等提出了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73 ]
  • 基于消费与使用模型的成都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预测研究

    刘恒博;雍毅;尹朝阳;

    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为主要测算对象,根据电器电子产品平均寿命、城镇及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电器电子产品拥有量等参数和数据,采用消费与使用模型预测了2015~2024年成都市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量。结果表明:成都市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在未来十年间将呈持续增长趋势,到2024年,废弃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空调、电脑、热水器和移动电话将较2015年分别增长19.75%、19.68%、20.45%、74.89%、56.63%、27.73%和19.14%。针对成都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变化趋势和处理行业现状等提出了建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73 ]
  • 浙江省环保科技创新特点与思路

    黄冠中;何月峰;

    科技是经济提质增效、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驱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浙江省环保科技创新的工作成效,具体呈现四方面的特点,指出了存在问题和面临机遇,并为"十三五"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

    2016年02期 v.41;No.676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8 ]
  • 浙江省环保科技创新特点与思路

    黄冠中;何月峰;

    科技是经济提质增效、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驱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浙江省环保科技创新的工作成效,具体呈现四方面的特点,指出了存在问题和面临机遇,并为"十三五"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

    2016年02期 v.41;No.676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8 ]
  • 汾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现状分析

    张立辉;徐敏敏;徐扬;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的母亲河,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影响。近年来汾河水质污染现状与国家的环保要求逐渐脱节,结合汾河流域的产排污实际,分析了汾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的现状及潜力。

    2016年02期 v.41;No.676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10 ]
  • 汾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现状分析

    张立辉;徐敏敏;徐扬;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的母亲河,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影响。近年来汾河水质污染现状与国家的环保要求逐渐脱节,结合汾河流域的产排污实际,分析了汾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的现状及潜力。

    2016年02期 v.41;No.676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10 ]
  • 大气降水对江西省铜鼓县城郊林场何家洞滑坡的影响

    边晓庚;

    大气降水对滑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滑体重度;使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使滑体内地下水位升高,从而增加地下水对滑体的浮托力。滑带土饱和时,滑体内地下水位对滑坡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6年02期 v.41;No.676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9 ]
  • 大气降水对江西省铜鼓县城郊林场何家洞滑坡的影响

    边晓庚;

    大气降水对滑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滑体重度;使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使滑体内地下水位升高,从而增加地下水对滑体的浮托力。滑带土饱和时,滑体内地下水位对滑坡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6年02期 v.41;No.676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9 ]
  • 广西防城珍珠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熊文朋;杨剑;谢跃生;

    分析防城珍珠湾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Cd、As、Cu、Pb、Zn)含量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评价该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016年02期 v.41;No.676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3 ]
  • 广西防城珍珠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熊文朋;杨剑;谢跃生;

    分析防城珍珠湾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Cd、As、Cu、Pb、Zn)含量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评价该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016年02期 v.41;No.676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3 ]
  • 湖州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借鉴

    庞少静;

    本文从多角度介绍了湖州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益模式和创新实践并提出了借鉴他山之石,加快推进河池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对策与措施。

    2016年02期 v.41;No.676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1 ]
  • 湖州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借鉴

    庞少静;

    本文从多角度介绍了湖州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益模式和创新实践并提出了借鉴他山之石,加快推进河池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对策与措施。

    2016年02期 v.41;No.676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1 ]
  • 浙江省县级站环境监测质量飞行考核刍议

    黄芳;洪正昉;郑翔翔;吕晶;

    为了确保浙江省县级站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从2006年开始,每年3至4月份对全省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县级站进行质量飞行考核。这一考核模式有别于过去分散的、单一盲样的考核方式,是在省级范围内对基层监测站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举措。本文通过对2006-2015十年间县级站质量飞行考核结果的分析,改进今后考核模式调整的思路,使飞行考核能真正地促进基层监测站实验室分析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2016年02期 v.41;No.676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3 ]
  • 浙江省县级站环境监测质量飞行考核刍议

    黄芳;洪正昉;郑翔翔;吕晶;

    为了确保浙江省县级站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从2006年开始,每年3至4月份对全省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县级站进行质量飞行考核。这一考核模式有别于过去分散的、单一盲样的考核方式,是在省级范围内对基层监测站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举措。本文通过对2006-2015十年间县级站质量飞行考核结果的分析,改进今后考核模式调整的思路,使飞行考核能真正地促进基层监测站实验室分析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2016年02期 v.41;No.676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3 ]

研究动态解析

  • 农田土壤重金属监测分析技术探讨

    万山;

    农田作为粮食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其重金属监测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的两种监测技术,并从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法进行说明。

    2016年02期 v.41;No.676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6 ]
  • 农田土壤重金属监测分析技术探讨

    万山;

    农田作为粮食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其重金属监测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的两种监测技术,并从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法进行说明。

    2016年02期 v.41;No.676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56 ]
  • 硫、磷、氮极压抗磨添加剂在可降解基础油中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赵甘林;

    矿物基润滑剂存在着生物降解性差的弊端,它所造成的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季戊四醇酯为可降解基础油,分别以硫烯、T306、T406为添加剂,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实验了润滑剂的摩擦学特性,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痕形貌。结果表明季戊四醇酯对硫烯的感受性比较好。在小剂量添加时,季戊四醇酯润滑性能好。

    2016年02期 v.41;No.676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5 ]
  • 硫、磷、氮极压抗磨添加剂在可降解基础油中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赵甘林;

    矿物基润滑剂存在着生物降解性差的弊端,它所造成的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季戊四醇酯为可降解基础油,分别以硫烯、T306、T406为添加剂,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实验了润滑剂的摩擦学特性,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痕形貌。结果表明季戊四醇酯对硫烯的感受性比较好。在小剂量添加时,季戊四醇酯润滑性能好。

    2016年02期 v.41;No.676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5 ]
  • 流化床技术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及探讨

    郭明新;

    本文从流化床的基本概念和流化床的结构与组成等方面简单介绍了流态化与流化床及其优缺点,并说明了流化床由于其高效传热和传质特性,使其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物理过程还是化学过程,催化过程或非催化过程等都得到了应用。

    2016年02期 v.41;No.676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3 ]
  • 流化床技术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及探讨

    郭明新;

    本文从流化床的基本概念和流化床的结构与组成等方面简单介绍了流态化与流化床及其优缺点,并说明了流化床由于其高效传热和传质特性,使其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物理过程还是化学过程,催化过程或非催化过程等都得到了应用。

    2016年02期 v.41;No.676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3 ]
  • 生化与臭氧生物炭组合工艺处理反渗透膜生产废水的研究

    官爱令;温健麟;常艳群;

    本研究通过模拟反渗透膜生产废水水质,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化与臭氧/生物炭组合工艺处理该含DMF的废水。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废水COD浓度为12500 mg/L的情况下,生化出水COD稳定在250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85%左右。含DMF的废水在60℃的条件下,通过投加Na OH至p H=13碱解对含有DMF的废水预处理之后,使混合废水COD下降至6000mg/L左右,生化出水COD在600mg/L以下,去除率高达90%,再通过臭氧/生物炭深度处理去除COD、色度、SS等,最终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2016年02期 v.41;No.676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42 ]
  • 生化与臭氧生物炭组合工艺处理反渗透膜生产废水的研究

    官爱令;温健麟;常艳群;

    本研究通过模拟反渗透膜生产废水水质,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化与臭氧/生物炭组合工艺处理该含DMF的废水。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废水COD浓度为12500 mg/L的情况下,生化出水COD稳定在250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85%左右。含DMF的废水在60℃的条件下,通过投加Na OH至p H=13碱解对含有DMF的废水预处理之后,使混合废水COD下降至6000mg/L左右,生化出水COD在600mg/L以下,去除率高达90%,再通过臭氧/生物炭深度处理去除COD、色度、SS等,最终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2016年02期 v.41;No.676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42 ]
  • 关于煤矿地表沉陷预测模型和参数选取的分析

    李海耀;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影响和水环境影响方面,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煤矿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地表沉陷预测在煤矿环境影响评价中占着重要的作用,预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预测结论的正确性和生态恢复治理措施的合理性。在计算机软件普及的情况下,决定地表沉陷预测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预测模式及基本参数选取的,本文以现阶段常用的预测模式为依据,分析岩移观测资料的可利用性,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岩移观测站,完善预测模式,为环境影响预测和实际生产生态治理提供依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9 ]
  • 关于煤矿地表沉陷预测模型和参数选取的分析

    李海耀;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影响和水环境影响方面,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煤矿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地表沉陷预测在煤矿环境影响评价中占着重要的作用,预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预测结论的正确性和生态恢复治理措施的合理性。在计算机软件普及的情况下,决定地表沉陷预测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预测模式及基本参数选取的,本文以现阶段常用的预测模式为依据,分析岩移观测资料的可利用性,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岩移观测站,完善预测模式,为环境影响预测和实际生产生态治理提供依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9 ]
  • 平朔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物种天然更新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张青;毕润成;吴兆飞;宋厚娟;白中科;郭东罡;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0.8ha"刺槐+榆树+油松混交模式"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两次幼苗幼树的调查数据,对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更新物种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10-2015年间,样地内幼苗个体数由8587株减少为3673株,幼树个体数由307株减少为172株;从群落水平来看,幼苗在各生境类型下个体数量的分布略有差异。2010年的幼苗在样地四个角和中部呈聚集分布。幼苗个体数量的分布表现为高坡>高谷>山谷>低坡。而2015年呈高坡>山谷>高谷>低坡的趋势。幼树在不同生境类型下的个体数相差不多。无论在群落水平还是物种水平,幼苗幼树高度和生物因子共同影响幼苗幼树的存活。本研究为揭示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种群的天然更新和物种共存及维持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优化复垦土地植被恢复模式和促进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9 ]
  • 平朔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物种天然更新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张青;毕润成;吴兆飞;宋厚娟;白中科;郭东罡;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0.8ha"刺槐+榆树+油松混交模式"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两次幼苗幼树的调查数据,对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更新物种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10-2015年间,样地内幼苗个体数由8587株减少为3673株,幼树个体数由307株减少为172株;从群落水平来看,幼苗在各生境类型下个体数量的分布略有差异。2010年的幼苗在样地四个角和中部呈聚集分布。幼苗个体数量的分布表现为高坡>高谷>山谷>低坡。而2015年呈高坡>山谷>高谷>低坡的趋势。幼树在不同生境类型下的个体数相差不多。无论在群落水平还是物种水平,幼苗幼树高度和生物因子共同影响幼苗幼树的存活。本研究为揭示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种群的天然更新和物种共存及维持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优化复垦土地植被恢复模式和促进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02期 v.41;No.676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9 ]

  • 分享经济与中国绿色发展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成功承办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九届战略沙龙

    杨学军;

    <正>2016年1月23日,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主办、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简称"环保部政研中心")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国合会第九届战略沙龙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主题是"分享经济与中国绿色发展"。自1992年成立起,国合会坚持国际视野与中国国情、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定位,结合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阶段任务、政策重点和国家能力,努力探索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法律、政

    2016年02期 v.41;No.676 2+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3 ]
  • 分享经济与中国绿色发展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成功承办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九届战略沙龙

    杨学军;

    <正>2016年1月23日,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主办、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简称"环保部政研中心")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国合会第九届战略沙龙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主题是"分享经济与中国绿色发展"。自1992年成立起,国合会坚持国际视野与中国国情、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定位,结合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阶段任务、政策重点和国家能力,努力探索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法律、政

    2016年02期 v.41;No.676 2+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3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对外宣传我国环境保护成就和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正>根据知网《2015年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我刊机构用户总计近5000个,分布于11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代顿ITS公司、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法国国防部、牛津大学、韩国最高法院、韩国最高检察院、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伊士曼化学公司、陶氏化学、NSD生物技术咨询、南澳大利亚大学

    2016年02期 v.41;No.676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对外宣传我国环境保护成就和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正>根据知网《2015年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我刊机构用户总计近5000个,分布于11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代顿ITS公司、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法国国防部、牛津大学、韩国最高法院、韩国最高检察院、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伊士曼化学公司、陶氏化学、NSD生物技术咨询、南澳大利亚大学

    2016年02期 v.41;No.676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年拟重点选题

    <正>2016年本刊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要求,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统领,重点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为议题,策划选题,以期为"十三五"绿色环保新蓝图建言献策。

    2016年02期 v.41;No.676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年拟重点选题

    <正>2016年本刊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要求,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统领,重点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为议题,策划选题,以期为"十三五"绿色环保新蓝图建言献策。

    2016年02期 v.41;No.676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简介

    <正>环境保护部主管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CC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于1976年创刊,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2011年6月第三期本刊改版并定位为"国家级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依据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报道可持续

    2016年02期 v.41;No.676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简介

    <正>环境保护部主管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CC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于1976年创刊,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2011年6月第三期本刊改版并定位为"国家级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依据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报道可持续

    2016年02期 v.41;No.676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位于全国收录69种环境科学类期刊前列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五名

    <正>据知网2015年12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位于全国环境科学类期刊前列,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五名。另据知网发布的《2015年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我刊机构用户总计近5000个,遍布于11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代顿ITS公司、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法国国防部、牛津大学、韩国最高法院、韩国最高检察院、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伊士曼化学公司、

    2016年02期 v.41;No.676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位于全国收录69种环境科学类期刊前列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五名

    <正>据知网2015年12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位于全国环境科学类期刊前列,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五名。另据知网发布的《2015年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我刊机构用户总计近5000个,遍布于11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代顿ITS公司、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法国国防部、牛津大学、韩国最高法院、韩国最高检察院、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伊士曼化学公司、

    2016年02期 v.41;No.676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