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创办日期: 1976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刊期:双月刊
电话:010-84634241
Email:hjykcxfz@126.com
CN 11-5337/X
ISSN 1673-288X

访问量:141181

  •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标准化探讨

    刘玫;

    本文针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自我审核,从标准化角度探讨了能源审计对清洁生产审核的借鉴作用、审核程序、审核内容,总结归纳了多种审核技术方法,以及绩效数据分析方法,旨在以标准化手段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2009年04期 v.34;No.63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240 ]
  • 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的内涵分析

    朱妙园;华红莲;马遵平;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贫困地区,但是在这些地区乡村教育被忽视,城市化趋向严重,导致乡土内在资源遗失。本文从"乡土"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的理论分析入手,剖析了"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乡土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的命题,并进一步探讨了"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的特征、研究对象和"域"。

    2009年04期 v.34;No.63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04 ]
  • 中外企业环境责任认识与制度研究的初步比较

    张晓丽;戴玉才;

    企业环境责任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企业环境责任认识与制度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对国内外企业环境责任认识与制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比较了国内外在研究上的差异,总体来看,国外研究覆盖范围广,研究方法深入并侧重实证研究,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而我国在研究对象的广度、深度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缺少实证性研究。

    2009年04期 v.34;No.63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41 ]
  • 色彩在室内环境设计营造中的功能性

    黄仕雄;

    色彩是室内环境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室内环境设计营造的灵魂。它能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目的性、时代气息。通过色彩语言的设计,有助于创造特定室内环境与功能。

    2009年04期 v.34;No.63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67 ]
  • 高校新校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有效性分析

    李晶;李红莉;张玉梅;

    本文根据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特点,总结了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应关注的环境问题,从环境监测、环评及其批复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调查与监测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分析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有效性因素。

    2009年04期 v.34;No.636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4 ]
  • 徐霞客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成就论略

    张晋光;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在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中,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史料。本文系统总结了徐霞客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贡献,以求开辟徐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史的建设。

    2009年04期 v.34;No.63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3 ]
  • 宿淮盐高速公路砷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评析

    闵毅松;

    本文介绍了"4.21"宿淮盐高速公路倾倒不明污染物事件调查和侦破过程,以及环保部门为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发挥的主导作用。

    2009年04期 v.34;No.636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1 ]
  • 城市集中式地表水源地管理体制分析

    周丽旋;彭晓春;

    目前,城市集中式地表水源地存在水源地生态保护、应急管理和管理监督考核等职能缺位,职能交叉分配,水污染防治职能主管部门地位不明确,水源地管理缺乏组织机构保障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城市集中式地表水源地管理职能、改善管理职能分配、优化管理的建议。

    2009年04期 v.34;No.63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44 ]
  • 关于我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讨论

    马平生;完颜华;杨先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水资源(Urban Water Resources)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回顾了我国过去四个阶段的水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并讨论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内涵以及实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战略的主要举措。

    2009年04期 v.34;No.63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45 ]
  • 生态足迹法研究述评

    金书秦;王军霞;宋国君;

    本文从生态足迹模型修正和完善的角度总结了该方法在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进展。提出生态足迹法评估可持续发展存在六方面不足:消极的发展观、结论过于笼统、难以在较小范围推广、在能源用地的处理上过于保守、忽略了土地功能的多重性、均衡因子的取值不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

    2009年04期 v.34;No.63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58 ] |[下载次数:1389 ]
  • 论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陈润羊;花明;

    在阐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涵义和意义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的三大问题:公众参与的渠道少、保障弱,机制不顺畅;公众参与的主体窄、范围小,结构不合理;公众参与的代价高、水平低,效果不理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的对策。

    2009年04期 v.34;No.63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15 ]
  • 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陈亢利;姚兴霞;邓燕平;

    为了促进苏州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两个率先,节能环保产业的提升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苏州节能环保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立"两个机制"、完善监管政策等产业发展建议。

    2009年04期 v.34;No.63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97 ]
  • 用循环经济理念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环境污染

    王修川;董扬;赵红;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关系到保护和改善生活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用循环经济视点看,垃圾蕴藏着丰富的能量和物质,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因此受到人们高度重视。本文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简述了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与资源化运作流程,提出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基本原则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为人们提供解决城市垃圾环境污染的基本思路,以推进吉林省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2009年04期 v.34;No.63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83 ]
  • 食品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健康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聂静;钱岩;段小丽;许军;张金良;王红梅;

    多环芳烃是重要的食品和环境污染物,来源于有机物热解或不完全燃烧,是最早被发现,数量较大、分布较广的一类环境致癌物。各种环境介质,尤其是食品都可能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污染水平、人体暴露量和健康危害,并提出了食品中多环芳烃的防治方法。

    2009年04期 v.34;No.63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34 ] |[下载次数:1605 ]
  •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健康效应及评价方法

    周林;邵龙义;刘君霞;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原发和继发性损害,决定这些损害程度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质量浓度、微观形貌和粒径、颗粒物的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及健康效应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建议。

    2009年04期 v.34;No.636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614 ]
  • 关于不同文化程度公众对生态文明认知研究

    贺梦莹;上官铁梁;

    采用无记名、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文化程度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文化程度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在不同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生态文明的整体认知度与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最后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2009年04期 v.34;No.63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87 ]
  •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丁树谦;

    本文明确了资源型城市的内涵,阐明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分布、形成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指出了资源型城市目前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衰落的深层次思考,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途径和具体发展思路,这对探究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困境,振兴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04期 v.34;No.63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9 ]
  • 总量减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正乐;

    要想摆脱资源环境束缚的瓶颈,必须将环境保护置于经济发展全局、置于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加以考虑,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门类、控制生产规模、校正发展方向的宏观调控手段。但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2009年04期 v.34;No.63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3 ]
  • 珠三角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服务平台构建

    李可文;钟宁宁;

    完善的技术服务平台是企业获取信息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珠三角地区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问题,阐述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内容及其基础条件,对构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升级、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进行了探讨。

    2009年04期 v.34;No.63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2 ]
  • 从政治人理性的视角完善环境问责

    范俊荣;

    环境问责是指对政府主管部门和政府官员的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在环境问责中,问责主体与问责客体因其政治人的属性而具有政治人理性。政治人理性内涵包括满足精神需要的自利性、依托社会公共权力的社会公共性、及以工具理性为主要行为手段,从政治人理性的内涵出发从不同角度完善环境问责制度。

    2009年04期 v.34;No.636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56 ]
  • 厌氧生化法处理淀粉废水研究综述

    郑兰香;马虹;杨清兵;

    淀粉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且废水COD浓度高,有关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厌氧生化法是处理淀粉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淀粉废水的各种厌氧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介绍淀粉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2009年04期 v.34;No.63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27 ]
  • 富营养化湖泊底泥释磷机理研究

    韩沙沙;

    本文综述了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中磷的化学形态、释放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形态分为水溶性磷、铝磷、铁磷、钙磷、还原态可溶性磷、闭蓄磷、有机磷等7种,其分布取决于各形态磷的性质。磷释放受7种因素影响,厌氧、高pH或低pH值、高温、扰动、生物活动、底泥与湖泊含磷量的浓度差值以及钙质底泥组分等因素均能促进底泥中磷的释放。

    2009年04期 v.34;No.63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66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