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创办日期: 1976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刊期:双月刊
电话:010-84634241
Email:hjykcxfz@126.com
CN 11-5337/X
ISSN 1673-288X

访问量:141183

  • 城市交通拥堵的外部成本估算

    冯相昭;邹骥;郭光明;

    交通拥堵带来出行时间延误、车用燃料消耗增加以及CO2排放增加量等诸多外部成本,国外研究机构开发了一些用于估算交通拥堵外部成本的模型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两种比较权威的外部成本估算模型,并估算了2005年北京和上海私家车通勤因拥堵而导致的外部成本增加,最后强调指出应加强针对城市交通拥堵外部成本的各项研究,在城市层次积极推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

    2009年03期 v.34;No.63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45 ] |[下载次数:1260 ]
  • “限塑令”实施效果的差异性案例研究

    周娟;周志家;

    "限塑令"实施的初衷经济手段在调节人们的环境行为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在超市里反应比较明显。而农贸市场由于其政策执行上的现实困难,从而使"限塑令"成为一纸空文。影响"限塑令"实施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政策本身制定的不完善,管理上的多头领导,塑料袋可替代品的局限性,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客观需求。

    2009年03期 v.34;No.63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799 ]
  • 北京某钼矿场地放射性污染研究

    王洁;祝秀莲;

    本文通过调研北京某钼矿厂场址的用地历史,分析得出其潜在污染物主要为放射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场区放射性污染严重区主要集中在尾矿渣堆积处,推断该场地的放射性污染是由尾矿渣造成,经检测该场地放射性污染物为非放射性废物,可采取妥善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置。

    2009年03期 v.34;No.635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4 ]
  •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要点初探

    于秀玲;尹洁;白艳英;周长波;但智钢;郭庭政;

    本文系统阐述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产生背景、重点企业的三个类型和重点企业的特点,结合审核实际工作,创新地提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在选择审核重点、实测、方案产生、可行性分析关键工作阶段的主要技术要点,为从事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审核师提供借鉴。

    2009年03期 v.34;No.63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09 ]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张蔚萍;胡庆华;赵凤;杨琪勇;高恩丽;

    从九江学院校内土壤中筛选出了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两株4A-6和4C-1。经优化培养后,这两株微生物的发酵液使九江学院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的絮凝率分别提高了80.1%和71.9%。经初步鉴定,4A-6微生物为固氮菌属细菌,4C-1微生物为毛霉属细菌。

    2009年03期 v.34;No.635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1 ]
  •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对策研究

    张璘;陈建林;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是加大太湖水污染防治力度、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程,被视为掌握流域水质规律、预警太湖蓝藻暴发的必要系统。本文概述了太湖流域水环境,介绍了系统建设框架,结合实践从历史经验回顾、管理需求辨析、系统要素联接和预警技术评估等角度出发,提出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与对策。

    2009年03期 v.34;No.63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544 ]
  • 浙江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置及资源化战略规划研究

    戴逸琼;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城乡生活垃圾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浙江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置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预测了浙江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置规模和建设投资,提出了对策措施。

    2009年03期 v.34;No.63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37 ]
  • 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指导员选聘与管理的思考

    毛玉如;田凤秀;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与管理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基础。本文结合污染源普查工作实际,提出加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与管理,拓展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来源,科学合理配置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的作用等四个方面的建议,有利于积累经验,做好普查工作。

    2009年03期 v.34;No.63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98 ]
  • 海南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邢巧;饶云聪;王晓辉;刘贤词;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展农村环保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识别海南省农村的突出环境问题,结合省情,确定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9年03期 v.34;No.635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64 ]
  • 制约水泥工业发展的因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王贵林;矫学成;

    我国是水泥生产和消耗大国,2005年水泥生产总量突破了10亿t,预计到2010年我国水泥需求量将达到12.5亿t。但是资源、能源和环境三大因素制约着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看,它们将对水泥工业的生存构成严峻挑战。因此,解决好制约水泥工业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尽早实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今后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09年03期 v.34;No.63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95 ]
  •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现状及基本途径

    丁树谦;

    本文阐明了建筑垃圾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建筑垃圾利用的现状和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方法及其基本实现途径。这有利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实现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03期 v.34;No.63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475 ]
  • 浅析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及应用

    李刚;黄翔;郭雅妮;

    本文在生物修复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方法,指出了生物修复技术优点,介绍了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应用特征以及垃圾填埋场和受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提出污染修复工艺过程,和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展望。

    2009年03期 v.34;No.63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727 ]
  • 关于生态补偿概念的思考

    燕守广;

    生态补偿是当前环境保护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尽管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越来越多,生态补偿实践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层出不穷,至今尚没有统一。本文阐述了生态补偿概念的发展变化,分别从生态学、经济学和法律学意义对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生态补偿概念的内涵意义,并概括了生态补偿在时间发展、内涵界定、补偿形式和政策范围上的广义与狭义概念。

    2009年03期 v.34;No.63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40 ] |[下载次数:464 ]
  • 天然气的开发与应用对环境的影响

    高冀;刘强;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当前天然气的资源开发及利用状况,重点分析了天然气的优点以及其开发与应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认为,加快开发利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合理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9年03期 v.34;No.635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28 ]
  • 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策思考

    郑伟;朱新方;尹建中;

    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体,表现在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和生态良性循环。本文结合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明确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率等几点建议和实施对策。

    2009年03期 v.34;No.63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33 ]
  • 环评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正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强化了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从源头上减轻了建设项目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但在环评制度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建设项目环评有法不依问题突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环评与建设内容不一致等,如何执行环评制度、将环评制度落到实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9年03期 v.34;No.635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53 ]
  • GIS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王红;张松林;

    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生态环境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是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的重点。生态环境研究中涉及到大量的空间数据,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将会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将加快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信息化进程。

    2009年03期 v.34;No.63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57 ]
  • 优化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机制的主要途径

    李宾;张象枢;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很多问题,需逐步优化其机制。优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公众和NGO参与农村环境事务。

    2009年03期 v.34;No.635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495 ]
  • 北京低能见度污染天气发生频率与成因特征研究

    李海萍;

    低能见度污染天气(LVPW)是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耦合形成的能见度<1000m且空气质量在3级以上的污染天气。本文利用谷歌搜索获取的资料作为样本观测值进行了统计,空气质量3级以上LVPW对污染日数的发生频率达4.07%,对样本总体的发生频率达1.45%。与上世纪末相比,北京沙尘型污染天气相对活跃,但静稳型LVPW发生频率是沙尘型LVPW发生频率的3倍还多。北京LVPW的时空特征需进行深入研究。

    2009年03期 v.34;No.63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67 ]
  • GIS与趋势面分析集成技术在区域环境中的应用

    马民涛;王江萍;张菁;任杰;

    本文在构建基于GIS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全国环境统计信息系统中北京市某区域内的环境污染源数据为资料,运用系统的趋势面分析模块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区域环境污染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快速提取了环境污染因子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环境决策者提供快速、直观的科学依据。

    2009年03期 v.34;No.63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29 ]
  • 国外关于全球公共产品及其扩大供应对策研究

    李倩;戴玉才;

    本文始于对全球公共产品定义和特点的归纳总结,进而概括了各国研究者对其供应现状的评估。各国研究者指出,基于国家间的不对称性和融资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扭曲供应等现状,应该从制定注重效率与公平和加强额外融资等的对策入手。通过对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借鉴,可以为我国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提供理论依据。

    2009年03期 v.34;No.63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5 ]
  •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研究

    郑兰香;李功;王永强;

    本文研究了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处理中低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稳定性和效果。在试验条件下,当淀粉废水的进水COD<800mg/L时,COD的去除率>80.2%,污泥SV在15%~30%之间,污泥性状良好;当进水COD为1 000mg/L左右时,淀粉颗粒在反应器内积累,导致污泥颜色由棕褐色变成黄褐色,反应器内废水变得粘稠;当进水COD>1 300mg/L时,淀粉颗粒在反应器内中的积累加剧,反应器内污泥变成黄白色,水质更加粘稠,且产生泡沫,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2009年03期 v.34;No.63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39 ]
  • 山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战略实证研究

    贾运林;

    生态旅游在我国呈强劲、快速发展之势,其前景远大。但生态旅游非"生态"的现象和行为已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山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分析了当前山西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中存在的某些环境问题与产生原因,提出了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努力实现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与发展生态旅游"双赢"的可持续生态旅游战略实证。

    2009年03期 v.34;No.63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5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