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书俊;
由于环境领域各种资源化的加快及资源控制权的逐步分散化,特别是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等因素都给环境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运用科学的管理和决策理论,研究和探寻环境管理的分析与计量方法,对于加强环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007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4 ] - 杨宏;袁九毅;潘峰;仝纪龙;牟高萍;
区域环境影响后评估既不同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也不同于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估,而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在区域环境影响后评估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域环境影响后评估公众参与为例,介绍了区域环境影响后评估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阐述了对区域环境影响后评估公众参与的理解和体会。
2007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39 ] - 李伟东;赵东风;赵朝成;
对具有安全风险和具有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目前,对于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未见有具体的指导性建议。许多评价报告中,两者往往雷同,不利于突出各自的重点和评价工作的深入。本文作者依据自身对两类风险评价的认识,从二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二者间的相关性问题,简述了风险评价的意义。
2007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80 ] - 刘继平;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饮水的现状和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有供水企业和民营供水企业面对农村供水市场的两种选择,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对策建议。
2007年02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11 ] - 钟朝宏;干胜道;
企业环境行为在财务上的影响既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为了强化其有利影响、弱化不利影响,实现双赢,既需要企业实施全面环境管理,也需要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2007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08 ] - 谢永霞;杨玉军;郭惠敏;陈瑞宝;
本文对安阳市农业环境的主要问题及污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污染控制对策。
2007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43 ] - 谭茜;许佩瑶;
本文从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分解效率、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等方面介绍了二恶英催化净化技术,由于分解效率高,因此利用催化分解技术对二恶英进行降解具有广阔研究空间。
2007年0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40 ] - 吴晓慧;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提出图书馆环境保护的概念。针对图书馆存在的污染,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指出搞好环境保护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前提。
2007年02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0 ] - 张晓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日益加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已成目前严重制约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指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必须从立法、政策、管理、技术、设施等各方面统筹规划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以确保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系统的正常健康发展。
2007年02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36 ] |[下载次数:652 ] - 周斌;钱新;钱瑜;王勤耕;王建国;
近自然原理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结合具体流域特征,以恢复水体自然状态为目的,实现水质改善的一种水环境治理指导理论,该原理主要应用于自然流域的治理规划中。本文以近自然原理为指导,制定了减轻城市人类活动负面影响,重建水体自然形态的规划原则和设计方法。最后以江苏镇江城市水环境改善为实例,分析了近自然原理应用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2007年02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72 ] - 李鸣;
责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重要标志。21世纪不仅仅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的时代。生态文明时代使得现代政府的责任制度增加了新的内涵——政府的生态责任。本文以构建生态文明为背景,对政府的生态责任内涵特征、分类和实现机制进行探讨。
2007年0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43 ] |[下载次数:429 ] - 黄翔;周炳炎;黄国忠;王琪;
本文阐述了我国履行POPs公约在POPs废物管理方面所包含的范围和主要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现有可适用POPs废物管理的相关法规、标准以及政策制度,指出现有危险废物管理体系是POPs废物管理的基础,并分析了现有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POPs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2007年02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95 ] - 陈妍;杨天宇;
本文选取北京市1985-2004年经济与大气污染(以SO2为例)的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分析,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与大气质量演替的轨迹,建立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经济模型,并分析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成的深层原因。
2007年02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601 ] - 王林萍;林奇英;
由于化工产品和行业特性,化工行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仍令公众记忆犹新。为了树立化工行业的良好形象,重塑行业的可信度,1985年加拿大化学生产者协会提出了“责任关怀”,并在全球化工行业推广,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对责任关怀的缘起、指导原则、具体内容和组织框架进行了较详尽的介绍,希望对责任关怀在中国的宣传和推广有所帮助。
2007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6 ] - 王春艳;李劲;周英涛;王海鹏;
论文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在对农业种植区灌溉水、土壤和环境空气质量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作物产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提出了农作物产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建议指标,并应用于安阳市农作物产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市农作物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污染指数(P综)范围为0.18~0.48。除H区污染等级为尚清洁外,其它区域污染等级均为清洁。
2007年02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5 ] - 虞震;
本文首先给出了环境服务业的定义,接着阐述了发展环境服务业对于上海改善经济环境品质、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重大意义,然后在分析上海环境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上海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2007年02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98 ] -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
选取上海市1991-2005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对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积极的环保政策支持下,通过持续、高强度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综合整治,上海市工业污染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废气二氧化硫等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加大,废水排放特征逐渐由工业废水排放为主向生活及其他废水为主转变。
2007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436 ] - 王珊珊;张江山;王菲凤;
中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的紧缺性,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本文结合福建省的自身特点对公众进行中水回用征询,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007年02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24 ] - 黄虹;李顺诚;曹军骥;邹长伟;陈新庚;范绍佳;
引入平衡点模型,利用计算得到的室外平衡点浓度对广州市多个采样住宅的室内PM2.5环境清洁度进行评价;基于广州市采样住宅PM2.5室外平衡点浓度与实测室外浓度的比较,对室内通风条件提出调控建议,结果是广州市3个采样住宅室内PM2.5环境清洁度属中等水平;相对当时的室内排放源情况和室外实测浓度条件下,一个住宅应加强通风,另两个住宅应控制室外空气的渗透影响。
2007年02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23 ] - 李慧;邵龙义;孙珍全;刘昌凤;杨书申;
为了解学校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同时间段内与相应室外大气浓度的关系,对学校图书馆室内外PM2.5和PM10进行了质量浓度监测,并且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室内PM2.5和PM10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6.7~403.5μg/m3和33.3~537.0μg/m3,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中细颗粒物占主要部分,并且PM2.5质量浓度与PM10质量浓度趋势基本一致。室外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明显影响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值,而室内使用空气转换装置和及时的清洁有助于降低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2007年02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706 ] - 邱英;干胜道;
关于环境管理与企业财务业绩的关系,理论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传统理论认为企业的惟一责任就是盈利,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应由社会其他角色提供。环境双赢论认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公开、正式的舆论倾向于支持“双赢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财务业绩分析来检验“双赢”关系是否存在。
2007年02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9 ] - 袁俊霞;侯新东;
本文简要介绍了二氧化钛(TiO2)的光催化氧化及超亲水性机理,从杀菌、表面自清洁塑料薄膜、保鲜塑料薄膜、防雾滴塑料薄膜、光催化降解塑料薄膜、耐久性塑料薄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其在农用塑料薄膜中的应用情况。
2007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15 ] - 江峰琴;燕守广;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总结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江苏省自然地理条件和生物多样性概况,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规划目标、建设布局以及发展对策等。
2007年02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41 ] - 明辉;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考察环境权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分析和探究环境权的基本属性及法律特征,理清有关环境权的基本概念,为我国环境立法以及环境权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树立奠定理论基础。
2007年02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8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