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贵锋;徐建华;苏方林;马军杰;
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的重要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的特点和诸多不足之处。国外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深入,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始探讨EKC的理论支撑;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还得不到较一致的结论。最后,对EKC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建议。
2006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106 ] |[下载次数:2114 ] - 赵雷;周中平;葛伟;王汉玉;
本文主要介绍了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原理、净化效率及应用前景。臭氧、光催化、负氧离子等几种技术都可应用于净化室内空气,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臭氧和负氧离子净化器净化效率较低,很难有单独应用的前景,而多功能净化器效果最好,主要是他们充分利用了几种先进的技术。
2006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29 ] |[下载次数:2174 ] - 孔令丞;谢家平;
传统线性技术生产方式导致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产业系统必须以较低成本向循环利用资源和扩充环境容量方向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源于组团状经济体的增长,在其中针对不同类别推行循环经济,建立资源共享系统和产业生态链,能够实现循环经济的低成本推进。
2006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48 ] - 黄荣;
本文介绍了美国在环保政策、城市规划、机动车排放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环保公众参与和环保教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有关城市环保工作建议。
2006年0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92 ] - 刘佩红;王大力;
本文分析了目前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认识问题、企业利益驱动问题和环保执法难问题是发展循环经济急需解决的三大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6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30 ] - 陈威;郭新彪;王建瓴;
随着环保“十五”计划的即将完成,我国环境健康安全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但在处理环境突发事件中仍暴露出在机构设置、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环境健康安全体系已取得的成绩,指出当前该体系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并通过与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提出改善我国环境健康安全体系的一些建议。
2006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41 ] - 刘洋;陈郁;张树深;
根据目前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生命周期评价数据管理系统(LCADS)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对数据库的框架进行了研究。
2006年01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260 ] - 戴玉才;小柳秀明;
本文以日本电力企业东京电力为案例,详细地介绍、分析了电力企业环境效率指标的定义、计算、实现对策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我国企业特别是电力企业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增强环境效率意识,开发并公开环境效率指标,改变环境对策投入的观念,扩大环境对策领域等方面。
2006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224 ] - 于苏俊;夏永秋;
本文阐述了应用Matlab与VB.net编程工具相结合的手段开发大气扩散模型软件的方法。VB.net通过ActiveX自动化接口,将Matlab作为VB.net的服务器。以烟羽在大气中扩散模型分析为例编制了相应程序,可快速有效地进行大气扩散规律图形的表达。
2006年0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640 ] - 王金权;罗建中;温碧燕;李杰;陈业欢;朱又春;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室内甲醛释放规律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温度、湿度、装载度、通风量等因素对室内甲醛释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室内甲醛浓度随着温度、湿度、装载度的增大而变大,通风量增大时,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的浓度,同时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释放也随之加快。通过研究,建立数学模型以确定室内甲醛挥发的相关参数,为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006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1162 ] - 闫增强;
本文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也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且危及整个中国的生态。因此,西部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简略分析了制约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006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32 ] - 王琳;齐孟文;
简要介绍了常用环境同位素铅、硼、氮、氧和硫等在大气污染、海水倒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学研究方面应用的示踪原理及其分析方法。
2006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33 ] |[下载次数:1044 ] - 赵金;连宾;朱立军;周文美;
粘土矿物由于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已在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改性后的粘土矿物吸附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介绍了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几种典型粘土矿物的矿物学特性、矿物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阐述了其吸附机理。
2006年0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642 ] - 王辉;郑祥民;郝瑞彬;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公众参与,但我国学术界对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公众参与尚缺乏研究。作者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公众参与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途径,然后从哲学基础、法律基础和现实基础三个角度阐述了现阶段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参与层面、具体方式和促进机制,提出了几条实现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途径。
2006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50 ] - 安家文;刘玉瑞;万洪驹;赵德智;
本文介绍了亚铵法造纸废水综合治理技术及其特点,并介绍了德州华北纸业有限公司应用这项技术产生的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8 ] - 赵敏;赵殿生;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将会对热力设备的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杀生剂是解决微生物繁殖的最佳办法。本文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危害,对杀生剂的种类及其特点作了探讨,展望了杀生剂的研究方向。
2006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355 ] - 许恒智;贾宁;任仁;
本文介绍《鹿特丹公约》的内容以及《公约》清单上限制出口的41种工业化学品和农药的概况、用途和危害。
2006年01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3 ] - 郑进胜;
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能够与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将其破坏分解成无毒无害物质。二氧化氯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是处理工业污水、医院污水、饮用水;净化空气、除臭脱色漂白;降低COD、BOD;消毒灭菌、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理想制剂。
2006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2 ] - 郭瑞;姚飞;
本文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特性和危机管理理论,借鉴发达国家面向地区的政府、企业、社区的多元化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针对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把社区纳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并从加强社区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等方面的危机管理建设、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共参与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06年0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492 ] - 魏在山;孙珮石;
本文介绍了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载体选择及在SO2、H2S、NH3、VOC、NOx、硫醇类恶臭废气治理的最新研究,并阐述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气污染控制的应用前景、研究方向。
2006年01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72 ] - 邓庭辉;
油烟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大气污染物,文章从开征油烟排污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阐明开征油烟排污费势在必行。
2006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3 ] - 李敏;余雪标;唐文浩;
“绿色GDP”的推出具有重大意义,它符合科学发展观。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绿色GDP”,回顾了“绿色GDP”核算理论的发展及在各国的实践情况,介绍了“绿色GDP”的几种核算模式,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各模式的优缺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006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484 ] - 吴崇丹;杨平;郭勇;
本文介绍了污泥前置生物处理的减量技术和方法,包括生物捕食及工艺改革的污泥减量化。污泥减量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种群之间捕食作用,以及对工艺的改良来实现。工艺方面可以使用生物滤池、两段式好氧处理系统与OSA、Cannibal工艺等。
2006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38 ] - 程翠云;杨文斌;阎伍玖;
本文以安徽省及其所辖区市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Wackernagal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生态足迹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安徽省人均生态足迹为1.2907hm2,生态赤字为0.8624 hm2;分区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市的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能力。
2006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49 ] - 宋跃群;胡长敏;陶甄彦;王进国;
由于温州三土羊湿地河网属于温瑞塘河水系的一部分,通过对其水污染因素调查研究发现,造成三土羊湿地水污染除了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围温瑞塘河水质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以畜禽养殖污染占的比重最大,其次为生活污染。三土羊湿地水污染治理应采取截污与内部治污并重的方式进行。
2006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8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