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长元,罗成意,李望平,陈晋
本文分析了人 -地关系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 ,认为它是人类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然而 ,从采猎文明时代敬畏自然的教育 ,到农业文明时代粗暴地对待自然的教育 ,教育在人 -地关系问题上一直在迷途中徘徊。文章首次揭示了人类教育活动在环境教育上的误区 ,分析了它在该问题上的觉醒 ,提出了环境应“走出”传统经济的窠臼
2003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9 ] - 殷福才
本文对欧盟关于工业污染防治政策的新发展进行了综述。最佳可获得技术、综合污染防治以及可持续能源等政策是目前欧盟环境委员会及其成员国环境管理层关注的重点。文中根据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现状 ,借鉴欧盟工业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3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76 ] - 徐小欣
本文从我国入世后经贸可能遇到的环境壁垒入手 ,在分析环境保护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基础上 ,阐述我国环境保护与国际经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03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 ] - 蒋宏国,刘勇
本文简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现状 ,介绍了公众参与的几种常用方法 ,提出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一些改进建议
2003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144 ] - 李莉,张维志,陈文英
本文在简要介绍GIS技术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实例 ,综合性地阐述了GIS技术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2003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41 ] |[下载次数:651 ] - 刘育,夏北成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该文分析了废电池中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途径 ,以及主要的污染危害 ;探讨了如何防治废电池污染的方法 ,提出了加强电池生产过程污染防治的控制 ,加强废电池管理法规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以及环境无害化管理体系 ,开发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 ,加强废电池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等防治措施
2003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818 ] - 周以富,董亚英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Cu、Pb、Zn、Cd、Hg、Cr、Se等几种金属元素在土壤 -植物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形态分布、迁移转化、富集累积及其对植物生长作用机理的规律 ,以及对其采取的防治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 ,指出应从源头上防治重金属元素对土壤 -植物系统的污染 ,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生态系统的重金属污染
2003年01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59 ] |[下载次数:1350 ] - 董文福,管东生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发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已从单纯依靠污染防治进入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阶段。本文主要说明了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产生的背景、非污染生态影响的概念和特点、评价的方法以及实行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意义
2003年01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324 ] - 蔡芹
“九五”期间实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取得较好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来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总量控制运行机制作进一步探讨 ,并提出完善总量控制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2003年0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41 ] - 栗萍,宋宁,张英
本文分析了人口的现状及人口与各种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揭示出合理控制人口与生存环境的紧密联系 ,保护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
2003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30 ] - 李俊莉,宋华明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进入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出发 ,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行为的影响 ,阐述了各种因素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作用 ,并提出了对土壤中重金属行为的新的研究方向
2003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226 ] |[下载次数:2350 ] - 万红,邢剑波
首先简述了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程 ,然后调查了笔者所在地区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并对其健康危险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大同河水和底泥中共检测出 2 0 1种有机污染物 ,尤其以多环类所占比例最大 ,Ames试验也显示河水中可能含有基因毒性污染物
2003年01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42 ] - 赵金香,王兆林,刘艳青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 ,带来的最大负效应就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大江大河及湖库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国家环保总局在“八五”期间把水污染治理重点放在三江、三湖 ,尤其是在两大淡水湖泊太湖和滇池的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 ,从地方到中央极其重视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污染治理 ,但是 ,治理成效不是十分理想。此类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富营养化发生机理 ,提出控制营养盐水平和调节水流流态并举的防治对策
2003年01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61 ] |[下载次数:676 ] - 王焰
本文通过对雨山湖水环境状况的分析 ,探讨了影响湖塘水体水质状况和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此类湖塘水体污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2003年0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3 ] - 易雯
经过“九五”时期的整治 ,广东农村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主要江河水质有所好转 ,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广东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及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保护与治理农村水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2003年0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81 ] - 董姗燕,陈玉成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 ,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原则的经济活动方式。据此 ,本文提出了将循环经济的思想纳入到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过程中
2003年0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33 ] - 刘应明
本文在简要介绍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现状基础上 ,分析了水环境污染成因 ,探讨了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的对策措施 ,主要有 :加快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广分散式的污水处理工艺、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和工业结构、抓好污染达标排放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垃圾的清运和管理、治理和预防水土流失等
2003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05 ] - 肖文,余萍
介绍了间隔流动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的原理、仪器构造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SKALARSANplus间隔流动分析仪和它在环境监测中的 7个检测项目 :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硝酸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磷酸盐
2003年0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34 ] |[下载次数:30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