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喀什湖近30余年动态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nd Analyses of the Dynamic Change of Balkhash Lake in the last 30 years
高彦华;王洪亮;周旭;周春艳;杨旻;
摘要(Abstract):
20世纪中后期,伊犁—巴尔喀什湖流域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巴尔喀什湖的水量、水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中哈两国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遥感技术,监测巴尔喀什湖自1977年以来面积及湖岸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巴尔喀什湖近三十余年变化的主要原因。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自1977年以来巴尔喀什湖面积呈现明显萎缩后略有恢复的变化过程。1977年到1998年的21年间湖面萎缩明显,共减少594km2,平均每年减少约28.3km2,平均每年减少约28.3km2。1998年后湖面积有所回升,但至今湖面积相较1977年仍减少279km2。1998年后湖面积有所回升,但至今湖面积相较1977年仍减少279km2。面积变化原因分析表明,巴尔喀什湖面积变化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区域气候变化对湖面积变化存在一定影响,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巴尔喀什湖水位的变化过程。此外,湖岸变化的监测结果表明,湖面西部有向北推移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伊犁河由南面汇入巴尔喀什湖西部,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使西部湖面向北推进。东部主要由其他河流补给,湖面萎缩较明显。
关键词(KeyWords): 巴尔喀什湖;遥感监测;动态变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863项目“全球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要素监测与评估技术”资助
作者(Authors): 高彦华;王洪亮;周旭;周春艳;杨旻;
DO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16.01.03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付颖昕,杨恕.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伊犁-巴尔喀什湖流域开发述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16-24.
- [2]肖婷婷,夏自强,郭利丹,等.巴尔喀什湖流域1936-2005年气温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4):391-396.
- [3]龙爱华,邓铭江,谢蕾,王姣妍,李湘权.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研究,冰川冻土,2011,33(6):1341-1352.
- [4]王姣妍,龙爱华,邓铭江,李湘权,谢蕾.巴尔喀什湖分湖水平衡及其影响与优化保护研究,冰川冻土,2011,33(6):1353-1362.
- [5]雪克来提·巴斯托夫,龙爱华,邓铭江,李湘权,章毅.基于Google Earth的巴尔喀什湖流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干旱区地理,2012,35(3):388-398.
- [6]周文婧,夏自强,黄峰,陈起川,赵萍.巴尔喀什湖流域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的变化特征,水电能源科学,2013,31(6):10-13.
- [7]叶玮,袁玉江.新疆伊犁地区现代气候特征与300a来的干湿变化规律[J].中国沙漠,1999,19(2):97-103.
- [8]郭利丹,夏自强,李捷,唐志坚.巴尔喀什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316-321.
- [9]朱磊,罗格平,陈曦,许文强,冯异星,郑青华,王继燕,周德成,尹昌应.伊犁河中下游近4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地理科学进展,2010,29(3):292-300.
- [10]郭利丹.咸海与巴尔喀什湖水文变化与环境效应的对比[A].水科学发展,2011,22(6):765-770.
- [11]董文福.伊犁河流域的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干旱环境监测,2012,26(2):115-117.
- [12]张健荣.由新疆国际河流水利开发引发的思考[J].社会观察,2007(11):18.
- [13]中国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已建成水库[EB/OL].(2008-11-19)[2011-01-10].http://www.waterinfo.com.cn/sltj/Document/49149/4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