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Behavior Logic an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曹姣星;
摘要(Abstract):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提法得益于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的契合,但目前二者的耦合仍显"生硬",为此,有必要对它多元善治的行为思想、协商合作的行为过程和正和博弈的行为取向等行为逻辑进行深入探究。而要让这一治理模式得以实践,则需要克服传统的治理观念、垄断的权力机构、残缺的市场机制、脆弱的社会组织和滞后的公民素质等一系列障碍的阻扰,从优化权责体系、塑造协同关系、搭建信任平台、培育社会力量和健全法律法规等措施着手,发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源整合优势,实现协同功效。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行为逻辑;实现机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4年度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协同治理生态环境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韶关创建‘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Z2014020)
作者(Authors): 曹姣星;
DO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15.02.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博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M].张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 [3]百度百科.正和博弈[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090175.htm
- [4]汪大海,柳亦博.社会冲突的消解与释放:基于冲突治理结构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10):105-109.
- [5]陈尧.当代政府的危机管理[J].行政论坛,2002(7):24-25.
-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卞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67.
- [7]夏红莉.从“管理”走向“治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4(2):56-61.
- [8]巴伯.信任:信任的逻辑与局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转引自郑也夫.信任与社会秩序[J].学术界,2001(4):31.
- [9]刘卫平.社会协同治理: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0-24.
- [10]周珂.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72-74.
- [11]安祺,王华.环保非政府组织与全球环境治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1):18-22.
- [12]尚宏博,王华.建立推动机制应对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1):12-17.
- [13]杨朝霞.破解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五大瓶颈问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82-85.
- [14]胡道玖.生态治理公私伙伴关系:多边体系架构下的联合治理模式[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69-71.
- [15]俞海,夏光,杨小明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