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环境移动执法Environment Law Mobile Enforcement in Internet+
郭莉;
摘要(Abstract):
"互联网+"计划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互联网已成为驱动中国转型升级的内在引擎。对环境执法来说,"互联网+"计划是推动执法进行新一轮转型的外在动力和必要途径。为此本文研究提出移动执法的路径:执法理念的植入、人员的培训、技术的支持,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实现软件、硬件和人员相结合的系统性工程。
关键词(KeyWords): 互联网+;移动执法;理念;人员;技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治理与法制创新的共轭机理研究);;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培育项目(XKY2014104)
作者(Authors): 郭莉;
DO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16.01.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超.试论执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 [2]陈金全.沈家本与中国法学的传承及新生—纪念沈家本先生逝世九十周年[J].现代法学,2003.
- [3]邱本.经济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7.
- [4]刘杰,陈敏敏.多部门环境监测科学数据共享体系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3):34-36.
- [5]杨翼,刘书明,路文海,等.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等级划分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6):112-116.
- [6]夏旭彬,康庆,张旭东,等.关于环境监测数据产品化的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5):69-70.
- [7]葛察忠,翁智雄,龙凤.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环境税关注度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2):26-29.
- [8]郭红燕,黄德生,王华.我国基于互联网进行环境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及建议(上篇)[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6):33-34.
- [9]郭红燕,黄德生,王华.我国基于互联网进行环境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下篇)[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6):35-39.
- [10]王恒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在线监控一体化平台应用与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57-59.
- [11]章昕欲,马永福,梁梅燕,等.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运行维护方案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59-61.
- [12]王培培.数字化监测系统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5):67-68.
- [13]王金南,秦昌波,苏洁琼,等.国家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改革方案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