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汞污染的研究进展与监测方法Research Progress and Monitor Methods of Atmospheric Mercury
李哲民;
摘要(Abstract):
目前全球大气汞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从大气汞的形态、来源、行为过程、时空分布、监测方法及监测点位六个方面对这一污染物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研究指出我国面临严峻的汞污染形势,国内大气汞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逐步开展我国大气汞的系统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KeyWords): 大气汞;研究进展;监测方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哲民;
DO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12.05.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少锋,冯新斌,仇广乐等.大气汞的自然来源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6,34(002):1–11.
- [2]杨永奎,王定勇.大气汞的时空分布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6,(06):91–95.
- [3]金晓丹,王敦球,朱义年等.大气汞污染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广西轻工业.2008,(09):109–110.
- [4]王定勇,李孝华,吴成.重庆大气汞初步调查[J].重庆环境科学,1996(04).
- [5]金晓丹,王敦球,张力等.大气环境中汞形态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广西轻工业,2008,(10):97–98.
- [6]方凤满,王起超,郝庆菊.大气汞的来源、形态及环境过程研究现状[J].环境导报,2001,(02):18–21.
- [7]修光利,张爱东,金庆西等.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态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466–470.
- [8]李仲根,冯新斌,郑伟,商立海,付学吾.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采集和分析方法[J].中国环境监测,2007,(02):19–25.
- [9]陈武.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采集与分析方法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07):209–213.
- [10]方凤满,王起超,李东侠,汪丽英,赵国君.长春市大气颗粒汞污染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1,(03):368–372.
- [11]方凤满,王起超,李东侠,刘清华,赵国君.长春市TSP与降尘中汞含量及其对地面汞贡献的比较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03):26–28.
- [12]林才浩,黄建,张兰生.福州市大气汞含量及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9,(02):139–143.
- [13]王文华,刘俊华,杨淑兰,彭安.汞在北京大气中细颗粒物上的分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01):134–137.
- [14]苏静,程金平,叶笑风,袁涛,王文华,米黎军.汞在兰州市多介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初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01):381–385.
- [15]郑伟,冯新斌,闫海鱼.贵阳市一居民区大气颗粒态汞的污染状况[J].地球与环境,2007,(02):154–158.
- [16]姜平,陈作帅,吕晓彤,涂志江,王章玮.贵州地区大气汞污染及湿法脱硫装置除汞效果的初步评价[J].环境工程学报,2007,(03):80–83.
- [17]姚珺,曹璐璐.南京市主城区大气汞情况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5):102–103.
- [18]吴莉萍,赵大为,张冬保,王章玮,张晓山.重庆市汞污染的观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03):400–404.
- [19]满洪喆,杨永奎,王定勇.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汞调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131–137.
- [20]王定勇.汞在酸沉降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行为:[博士].西南农业大学,2001.
- [21]黄永健.大气气溶胶汞污染研究:[博士].成都理工大学,2002.
- [22]陈乐恬,RJC.北京地区大气中汞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J].环境化学,2000,19(004):357–361.
- [23]刘德绍,青长乐.近地面大气东的垂直分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001):39–41.
- [24]冯新斌,仇广乐,付学吾等.环境汞污染[J].化学进展,2009,(Z1):436–457.
- [25]王平安,张成,王春晓,王定勇.重庆市北碚区大气汞时空变异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003):125––129.
- [26]王少锋.汞矿化带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研究[J].2006.
- [27]万奇,冯新斌,郑伟等.长白山地区大气气态总汞含量的季节性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002):29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