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 v.40;No.670(02) 60-6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环境水质有机铅分析的国内研究进展与展望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udy of Organolead Compound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刘少玉;

摘要(Abstract):

本文介绍了环境水质四乙基铅、氯化三甲基铅、氯化三乙基铅和氯化三苯基铅等有机铅的国内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取样量、检出限和特点,并对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环境水质有机铅分析方面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研究指出,随着铅污染的日益严重,仅测定铅元素的总量已不能满足研究和治理铅污染的要求,铅元素的形态分析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机铅分析已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内目前环境水质有机铅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双硫腙比色法、原子吸收法(AA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气相色谱法(GC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法)。只用单一仪器或技术已很难完成分析任务,因此联用技术是元素形态分析的有效途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发展较为完善的联用技术。但是,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需要较为昂贵的仪器,国内研究刚起步,使之成为常规的分析方法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水质;有机铅;四乙基铅;国内研究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60100基于质谱技术的全组分痕量重金属分析仪器开发和应用示范

作者(Authors): 刘少玉;

DO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15.02.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