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露天煤矿区土壤质量性状演变的研究
程建龙,陆兆华
摘要(Abstract):
采取海州露天煤矿区采场、排矸场和排土场不同年限梯田层土样,对土壤性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露天煤矿土壤属于偏碱性、缺氮磷、富钾土壤,矿区土壤动物种类少数量低,线虫数量随着土壤年限增加而增多;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综合评价表明:露天采场土壤质量从底层梯田向顶层递增,排土场土壤质量由底层向顶层递减,是随着梯田年限增加而递增;排矸场土壤质量与梯田年限趋势不明显,主要由混排岩土的母质决定。
关键词(KeyWords): 海州;露天煤矿;土壤质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273050,30370281)
作者(Author): 程建龙,陆兆华
DO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05.03.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东彦宝.生态工程在霍林河露天矿排土场复垦中的应用[J].内 蒙古煤炭经济,2000,3:30~34.
- 2程建龙,陆兆华,范英宏.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J]. 生态学报,2004,24(12):2945~2950.
- 3李晋川,白中科主编.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0:26~27.
- 4刘创民,李昌哲等.多元统计分析在森林土壤肥力类型分辩中的 应用[J].生态学报,1996,16(4):44~47.
- 5刘多森,曾志远编著.土壤和环境研究中的数学方法与建模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88~120.
- 6谢英荷,洪坚平,王镔等.煤矸石复垦中氮素积累途径[J].应 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2):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