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 v.46;No.710(06) 169-17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长江生态保护中“原真性”目标初探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authenticity” goal i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贾宁;李玮;陈永柏;李翀;

摘要(Abstract):

"原真性"本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术语,指文化遗产本身和相关信息"原初""真实"和"可信";但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文件中"原真性"作为目标被多次提出,应用对象从文化遗产扩展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并在2020年被明确成为长江生态保护的目标之一。在分析"原真性"对应英文词"authenticity"的"自然原真性"和"历史原真性"两种解读,以及"新型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长江生态修复更适合采用"自然原真性"作为主要目标,即保持或恢复长江作为一个健康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功能,不追求恢复到某个人为认定的未经人类干扰的历史时期状态,并且"原真性"目标主要适合长江流域较大尺度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而非城市建成区内部河湖水系。"十四五"期间,建议进一步研究原真性有关理论,在长江生态保护的原真性目标和实现路径上凝成共识,有效指导长江大保护工作。

关键词(KeyWords): 原真性;长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新型生态系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基金项目批准号:U2040206)

作者(Authors): 贾宁;李玮;陈永柏;李翀;

DO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210616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